小学生情绪理解的内隐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小学生情绪理解的内隐实验研究
【摘要】:情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调节和控制情绪是一种能力。本研究旨在从整体上探讨小学生情绪理解力的发展水平。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一为小学生情绪理解的内隐实验研究,分6个维度分别测查小学生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对已体验到的情绪进行调节的理解、对真实的情绪的理解、混合情绪的理解和道德情绪的理解。其中每个维度中包含两个故事,分别测查对自我情绪及他人情绪的感知。研究二为小学生情绪理解的语言表达研究,测查在同样的故事情境下,小学生能否用语言表达出相应的情绪,为实验一的辅助研究。 研究被试为2、4、6年级的小学生各32名,男女各半,所有被试均智力正常,无视力或听力异常。且是第一次参加此类实验。本研究综合研究一及研究二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在情绪理解的各个维度上,实验证明存在情绪启动效应。 2.除愿望、道德情绪理解维度,在小学阶段处于较为稳定的水平外,对于信念、混合、真实、调节情绪的理解或是内隐方面或语言表达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小学女生的内隐情绪理解水平及语言表达水平普遍高于小学男生。 4.对于信念的情绪理解,内隐情绪启动实验结果显示出2年级小学生已能体验相应情绪,但无法意识到及用语言表达出来。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庆昱;;内隐学习对器乐技能教学的启发[J];音乐生活;2005年08期
2 范兆兰,郭秀艳;内隐学习的抗干扰性特征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1期
3 屠锦红;;论语文内隐学习的特征、功能及实施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03期
4 杨卫星;意识在内隐学习及迁移中的作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郭秀艳,杨治良;内隐学习的研究历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3期
6 郭秀艳,邹玉梅,李强,黄佳;非文字内隐学习的优势效应[J];心理科学;2003年02期
7 何立国;信号检测论在内隐学习研究中的应用[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郭秀艳;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关系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2期
9 叶国萍;内隐学习研究的现状及问题[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佟延秋;内隐学习对教学设计的启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琪;;自然科学内隐学习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付秋芳;傅小兰;;任务难度对位置序列内隐学习的影响[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燕;王异芳;方平;左海妮;刘影;徐小雪;;混龄编班对学前儿童情绪理解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周雯;;关于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结合提高英语单词记忆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宋春蕾;刘金刚;徐光兴;;心理咨询效果研究视角下的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研究述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陈永胜;牟丽霞;;任务、年龄和性别对幼儿情绪理解成绩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陈英和;;3~5岁幼儿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郭秀艳;魏知超;郭晓蓉;葛晓菁;;诗歌内隐学习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英萍;刘宣文;;内隐学习理论的新进展及其对专长研究的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谢国栋;孙艳红;梁勇;;内隐和外显学习的协同效应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 俞国良;心理学研究应为什么服务?[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蒋福荀 文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浅谈校本培训的方法与途径[N];陇南日报;2009年
3 王扬 文静;学前:“养成教育”第一[N];中国妇女报;2004年
4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 胡立根;认清作文指导的价值在哪儿[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金金;黄佳:精神分裂者的不理解[N];北京科技报;2009年
6 安塞县第二小学 常冬琴;浅谈如何进行陕北民歌教学[N];延安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会欣;内隐学习:注意、目标、情绪与年龄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1年
2 唐菁华;内隐学习中知识及其意识水平测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守义;内隐学习中的知识习得及其无意识性测量[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吴国宏;蕴涵概念内隐获得与发展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杨金鑫;汉语的内隐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林颖;内隐学习机制及其个体差异的研究——发展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何贵兵;群体动态决策的适应性行为及其内隐学习机制[D];浙江大学;2002年
8 聂晶;内隐学习的动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葛操;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胡桂英;运动技能内隐学习的特征、机制和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青;小学生情绪理解的内隐实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2 武松朋;内隐学习在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3 李焕斌;内隐学习理论在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蕾;汉语词汇形—义联系的内隐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戡;中学化学内隐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黄微静;假装游戏促进幼儿情绪理解的发展[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7 方炜;内隐学习与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1年
8 肖华锋;表演游戏促进大班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行动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9 白洁;学习困难学生的内隐学习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熊飞飞;儿童混合情绪理解的发展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68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6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