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内涵、特征与转型

发布时间:2017-12-08 21:24

  本文关键词: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内涵、特征与转型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 内涵 特征 转型


【摘要】: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主要指研究者或研究团体从事教育管理研究的立场、方式和视角,探讨教育管理研究中主体、对象与方法的关系及适宜性问题。具有实践性、主体性、整合性与理想性等特征。当下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应坚持实践取向,强调多元整合的整体性研究思路,注重以研究者为本的具有独特个性的生命化理论阐发,并能够形成按照既定的研究理想开展稳健的研究步态。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分类号】:G471
【正文快照】: 一、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的内涵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顾名思义,是指从事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论。它从根本上关涉一个研究者或研究团体从事教育管理研究的立场问题,关涉一个专业共同体或者一个学科观察问题的方式和视角问题。具体地说,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论及的是教育管理对象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莹;试析资本主义精神及自我否定——读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3 韩庆祥;张艳涛;;时代变迁与哲学范式转换——从革命的哲学到建设的哲学[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4 任丽梅;科学发展与科学共同体的体制创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董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应该有《被压迫者教育学》——试述保罗·费莱雷的“解放教育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6 张新平;新世纪国外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7 张家军;后现代主义之于课程研究的意义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8 盛冰;重建制度社会资本:当今西方学校制度改革的新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9 乐先莲;;比较教育和社会学的关系史及其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10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郭小平;;“风险传播”研究的范式转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夏明方;;老问题与新方法:与时俱进的明清江南经济研究(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座谈会讨论稿)[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樊清;;农业主导县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角色分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郑波;;政府发展:脉络与路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建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思想基础[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3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董振华;创新劳动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10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狄飞;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堂斌;建构认知结构,,增强主体意识——开放式文言文教学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梅;教育研究道德规范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5 唐涌;从方法论看四川中小学教改研究的发展及特点[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6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邹汉林;实施人才战略与教育培养模式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姜晶花;论企业生存发展的伦理支点——诚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朱辉宇;论企业决策的伦理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顾明远;对教育定义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吴康宁;教育研究应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兼谈“真”问题的判断标准[J];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3 文雪,扈中平;复杂性视域里的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4 王洪才;;论教育研究的特性[J];教育学报;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松灵,唐定兴;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调适[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2期

2 曹宇,韩焕英;试论“为人民服务”的哲学基础[J];集宁师专学报;1998年03期

3 刘长梅;试析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内涵[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4 杨作新;试论高校素质教育的必然性、内涵和途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5 北京中医药大学课题组!北京,100029;中医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内涵[J];中医教育;1998年04期

6 田福农;试论招生并轨的意义[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1期

7 欧阳琦;英语谚语的内涵和语言特征[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8 李本钧;学习“三个代表”论坛 正确把握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理论[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9 王勇;英汉词义的对应关系浅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0 苏肖均;对素质教育实施途径的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燕鸿;陈新庚;;环境自愿协议制度——一种新型环境管理方式[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2 刘秋萍;;浅谈如何正确认识绿色食品的内涵[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关景灵;;构建生态文明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A];“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于婧;肖辉;;加快城乡一体化 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5 李玉春;;关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现状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玉春;;关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现状的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乔卫芳;支光辉;;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的编制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8 桂小丹;;国内外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综述[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9 刘正斌;;论庭园水土保持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徐林实;;循环经济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对策研究[A];2005年发展循环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可欣;论隐私权[D];吉林大学;2007年

2 龙娟;美国环境文学中的环境正义主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勇;中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韩永胜;中国现代教育小说概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仲秀英;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宋志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7 崔裴;中美房地产业内涵、属性及其经济与社会功能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何善蒙;魏晋情论[D];复旦大学;2005年

9 韩大梅;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D];南开大学;2001年

10 许新桥;西方近自然林业理论研究及其应用问题探讨[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丽霞;新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周继红;从法律解释的内涵论我国法律解释体制[D];安徽大学;2005年

3 彭娟;论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D];武汉大学;2005年

4 陈宏;岳阳城市历史文化的形成及其近代变迁[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汤红兵;湘鄂西红色文化的形成及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孟桂芹;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探赜[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丽敏;当代我国公民教育实施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7年

8 张长绵;论形成权的内涵[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李新芸;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10 肖爱萍;跨文化视角中中英颜色词的对比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67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67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3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