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及反思

发布时间:2017-12-11 09:28

  本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及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 评价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完善离不开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主体是多元化的,基于学生主体的课程评价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课程评价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对课程内容的需求等课程学习内在态度的变化、对心理问题的看法等内在心理成长和外在行为的变化,是学生主体课程评价的重要项目。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
【基金】:南通大学教学研究课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08B61)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基金指导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09SJD88011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和有效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推行,旨在以课程的形式,通过教学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为学生提升心理素质提供帮助和支持。每一门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完善都离不开课程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如此。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玲玲;郭兰;吴颖;殷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董晓星,陈家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6期

3 吴兴华;;试论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J];教育与职业;2008年2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浩;;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3期

2 罗苏梅;;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内容[J];大舞台;2010年08期

3 薛玉利;;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中[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5期

4 黎天业;;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高职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3年06期

5 吴丽玫;;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置要求及教学管理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6 赵红;李飞;;高师院校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涵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11期

7 刘海燕;李帆;郭兰;郭晶晶;赵东伟;;地质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分析[J];中国地质教育;2012年02期

8 刘志芬;;心理健康教育课评价标准的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3期

9 何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10 向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孔夏萌;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景韵;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课堂教学敏感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长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李娜;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胜任特征模型研究及其教育启示[D];河南大学;2011年

3 穆卉;我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文本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4 郑兰;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国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范心胜;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建东;高校心理教育课程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智;高等军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开设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张汉强;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袁海燕;高职心理学课程设置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红义;;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多元化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李有发;课程评价与课程改革[J];外国教育动态;1988年06期

3 杨秀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5年04期

4 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5 陆志远;课程的价值与评价[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6 刘利民,李逸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性的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4期

7 张远增;教育评价方法认识与教育评价实践建议[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09期

8 蔡永红;对多元化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5期

9 孟丽娟;;档案袋评价在高职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10 陈丽华;;从主体间性哲学的视角透视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声远;;心理健康的三大标准(续)[J];上海教育科研;1987年01期

2 康晓光;;浅议心理保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经济;1988年03期

3 裴双兰 ,原红霞;老年人应保持心理健康[J];山西老年;1995年10期

4 吕琳;增进心理健康 提高自校能力──论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5 王长生;关于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6 胡东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3期

7 赵聚奎,肖文锦,王蓉;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心理健康关系的几点思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Z1期

8 余敦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J];池州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9 李国龙;南京市职教学会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J];职教论坛;2000年08期

10 吴星义,李友杭;大学生心理咨询浅议[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昭红;石艳华;;多元社会型态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积极回应[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廖明英;;自我图式与心理健康[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会法;王华;;心理健康是老年人面临的最大问题[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吴谅谅;;特殊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沙若莲;;老年心理健康[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王文增;魏忠凤;;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的干预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卢文滔;朱亿萧;李征;;在内地的澳门大学生大五人格、文化适应和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启明;;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陈飞霞;;论心理健康与心理病变[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10 解岩沁;;要十分关注老年人情感心理健康[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海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期待更多关注[N];无锡日报;2005年

2 苏福;吉林边防总队医院成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秦乐乐;淮工500心理委员解“心结”[N];连云港日报;2010年

4 高虹 季帅;扬州多渠道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N];江苏教育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丹;政协委员呼吁:学校教育莫忘“心理健康”课[N];榆林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方娟 苏玲;关注心理健康 让孩子健康成长[N];巢湖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艳;关注心理健康:来自心理咨询室的报告[N];岳阳晚报;2010年

8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成人”比成材更关乎幸福[N];文汇报;2011年

9 义煤集团公司直属幼儿园 曹卫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N];周口日报;2011年

10 杨丽;结婚比同居更有益女人心理健康[N];北京科技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3 戴吉;悦纳进取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张帆;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5 阳中华;中庸实践思维与家庭功能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李逸龙;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工作绩效的关系及其中介、调节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7 高文s,

本文编号:1277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77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4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