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走向实践与技艺化危险:中美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研究——中美教师教育比较研究之二

发布时间:2017-12-11 07:40

  本文关键词:走向实践与技艺化危险:中美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研究——中美教师教育比较研究之二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教育模式 实践取向 技艺化 专业知识基础


【摘要】:中美两国教师教育模式在走入大学本位的历程中,遭遇到了脱离实践的危机。美国主要通过大学—中小学校合作模式、中小学校本位模式和职前—职后一体化模式促使教师教育走向实践,中国则主要通过在现有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模式框架中强化实践课程走向实践。但过度走向实践可能带来技艺化的危险,阻碍教师专业化进程。未来教师教育模式仍需夯实教师的学科专业基础,同时强化教育实习实践,方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走向实践与技艺化危险:中美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研究中国教师教育发展中,美国教师教育的范例影响忽隐忽现地存在,无论是民国时期独立师范教育“高师院校改制为大学”改革,还是建国后从恢复独立师范教育体制步人大学化教师教育体制,美国经验一直被作为重要借鉴。进入21世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许明;;美国“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改革的新尝试——“新时代教师计划”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2 洪明;;当代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主要流派[J];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3 周钧;朱旭东;;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形成的路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4 詹小平;谢培松;;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的途径及其探索——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5 谢培松;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研究与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3期

6 顾明远;;谈谈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和走向[J];求是;2008年07期

7 王文岚;;美国斯坦福教师教育项目改革的经验[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11期

8 张佳;;透析“师徒制”的实践误区及其解决途径[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权;;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培养方案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2期

2 栾庆芳;;高师数学专业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技能课程整合的探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闫蒙钢;金思慧;;高师院校教育类新课程“四六三”体系设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阮成武;整合与分化: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5 杨尊伟;美国教师教育:从“能力本位”到“标准本位”[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6 龚兴英;日本教师资格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7 周钧;李小薇;;美国教师教育专业的宏观结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8 钟启泉;;我国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课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3期

9 方卉;;当前我国高师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10 彭健民;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宇;陈阳;;中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程向阳;刘可;;对高师数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姚利民;;教学学术及其价值[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建珍;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通海;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调查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冰;东北三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3 赵娟;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丽娟;在线教师教学能力的分析与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王峰;秦巴山区省级重点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少勇;美国“未来师资培训规划项目”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7 马锦;文山师专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何成华;论高等师范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D];河北大学;2009年

9 荆晓前;舒尔曼大学教学学术思想初探[D];河北大学;2009年

10 赵福君;职教师资培养中实践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明;“反思实践”思想及其在教师教育中的争议——来自舍恩、舒尔曼和范斯特马切尔的争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2 陈桂生;;且说初任教师入职辅导中的“师徒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3 荀渊;国外师范教育层次结构的变革及其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4 郭朝红;高师课程设置:前人研究了什么[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5 石中英;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6 阎光才;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7 袁锐锷;世界师范教育的过去和未来[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8 詹小平,刘鸿翔,龙献忠,莫崇芬;新升格地方高师院校的定位与发展——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个案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9 郑文;高师课程综合化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年01期

10 施长君,田忠辉;按素质教育要求 重构高师课程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先华;建构开放型教师教育模式[J];贵州教育;2005年16期

2 胡延琴;;寻求现代教师教育模式的突破[J];中国教育网络;2005年12期

3 张唯;;美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未来与发展;2005年03期

4 任学宾;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高有华;;世界教师教育的转型趋势和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策略[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王明平;创新教育对教师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辽宁教育;2001年11期

7 钟富坤;教师专业化理论发展与教师教育模式的演变[J];教学与管理;2002年33期

8 孙芳;;教育优先发展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探析[J];教书育人;2010年21期

9 罗小云;;我国教师教育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J];煤炭高等教育;2009年01期

10 李长吉;张文娟;;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丁邦平;;科学教育(学)学科建设三题[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章崇会;;逆境应对思想在运动队心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张世伟;;“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启示[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Sophie Holmes;;多种语言,多种意义和家庭治疗:一种(尝试性的)“实践取向”的多语言治疗工作框架(英文)[A];第五届世界心理治疗大会论文摘要[C];2008年

5 张友庭;;多元现代性理论及其对中国研究的启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6 王瑞婷;郝希俊;张海娟;;加强学科联系 提高整体素质[A];第五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7 高斌;何丽娟;王守恒;王耀庭;王心东;;世界男子手球运动发展动态的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春凌;师大求是学院创新教师教育模式[N];贵州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康丽;钟秉林委员:市场对现行教师教育模式提出挑战[N];中国教师报;2010年

3 岳彬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包容性增长的实践取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黄蔚;教师教育模式的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徐静;节约发展 清洁发展 安全发展[N];贵州日报;2006年

6 特派记者 张晨;考研复试首次推出“差额录取”[N];新华日报;2003年

7 贾永强 通讯员:武艺;考证热如火如荼 拼前程无奈应试[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8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孙绵涛;提高教育效能需要大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余秋雨;管峻:传统功力创造现代意义[N];美术报;2007年

10 余秋雨;漫天彩霞映溪山[N];文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鸿程;台湾服务业“关键成功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江浙学派”实践取向进行之[D];复旦大学;2005年

2 朱利霞;国家观念、市场逻辑与公共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严书宇;社会科课程研究:反思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莉;美国五年一贯制教师教育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娟;回应21世纪的挑战:新加坡教师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沈寅鑫;复合应用型教师的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乔刚;面向西部农村教育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模式研究[D];延安大学;2010年

5 吴志玮;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人本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6 高宇;专业化教师教育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孙二军;试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模式的改革[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克现;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型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9 闫红丽;实践取向的美国职前教师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谢武纪;预成到生成: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走向[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77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77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b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