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范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博弈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范式研究 出处:《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育方式的巨大变革,为实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和全民族的继续教育,构建开放灵活的终生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社会提供了硬件保障。网络课程作为该环境下应运而生的知识传播形式承载着教育新形势下的使命,是信息化教育领域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由于网络课程教学中师生时空分离,以致教学计划实施,教学交互开展、教学效果保障无疑是网络课程难以跨越的瓶颈,因此效果最优迫切要求网络课程设计具有强劲的理论支持和可行的技术规范,尽最大可能增强师生教学参与度和有效的教学交互,来提高教学效果。以高效和最优为终极目标的博弈理论在诸多领域成功解决了效益最优、随机通达和信息依赖互动等问题,也为解决网络课程设计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技术支撑的思路。 文章在研究大量网络课程运行基础上,发现网络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成为制约网络课程教学效果的两大决定性因素,并用博弈理论的思想方法重新审视网络课程的设计范式,以确定研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重点回答了博弈理论思想是否适用于网络课程设计,以及怎样在网络课程设计的思想和技术两个维度科学合理的凸显博弈理论两个核心问题。 文章首先引入博弈理论的相关理论要点以及网络课程和博弈理论之间内涵和外延关联,以高效教学过程和教师统计监督两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教学过程良性博弈环境营造的必要性;其次根据博弈理论思想推衍出网络课程设计应遵循的范式(设计原则和策略,必要的设计流程和功能模块),以及网络教学活动中教学博弈存在的形式和结构;最后围绕基于博弈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范式在课程支撑系统和网络教学活动设计中的应用,并根据师生对该网络课程的经济性、资源最大化、效益最高化等方面评价性试用,来佐证基于博弈理论的课程设计范式的真与伪、得与失;归纳出课程设计的思想缺漏和技术难关,提出可行的修改策略,从而推动该设计范式的实际应用和可移植性的衍化。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涛,孟雅辉;基于数据库的网络课程学习路径优化方法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1期
2 成秉照;;博弈论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策略应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蒋冰;吴燕燕;;博弈论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09年14期
4 高献忠;何明升;;基于进化博弈理论的网络秩序生成机理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冯秀琪,贾瑞凤,冯谦;关于网络课程设计策略的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6 孟祥林;;基于博弈理论的高效教学过程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7 米立梅;;浅谈博弈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论坛;2009年18期
8 曹怀虎;张艳梅;韩文英;;基于博弈理论的网格资源共享协同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24期
9 李承先;博奕论方法与教育政策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4年03期
10 林天伦;陈国香;;基于博弈论的师生冲突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薛伟胜;高校远程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史晓雷;网络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丁晓燕;基于博弈模型的多智能体覆盖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孙斌;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139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13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