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安全感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1 06:31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安全感的关系研究 出处:《卫生软科学》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心理安全感 生活事件


【摘要】:对354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安全感、生活事件的问卷测量,考察大学生心理安全感与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生活事件总应激量与心理安全感总分之间有显著相关(P0.01),心理安全感总分与生活事件及各因子之间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5);(2)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生活事件对心理安全感能够解释5.4%因变量的变异。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AHSK07-08D101)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安全感指的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并且在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中,第一条就是个体要“有充分的安全感”[1]。也有人认为心理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丛中,安莉娟;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远;俞守义;赵久波;李建明;肖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素质的对照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李艺;马钦海;;顾客心理安全感对网络服务消费行为作用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7年06期

3 陈思;姚宏伟;高秀哲;;女大学生自我接纳影响因素调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4 许素梅;;高职生的安全感及其相关因素[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1期

5 韩凤娟;李斌;马建国;;高师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马季;汪凯;朱春燕;李孝明;庞礴;王小倩;;民工子弟与公办学校初中生安全感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7期

7 孙思玉;吴琼;王海兰;罗宇茜;管健;;天津市大学生安全感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8 安莉娟;杨美荣;;高中生安全感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与常模初步建立[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1期

9 张萍;毕重增;;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安全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3期

10 孟筱;张铁军;;农村留守儿童情绪特点及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理论建设;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娴;多元智力的实证研究与物理教学的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彦章;重庆市摩托车事故特点及心理影响因素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星;安全社区评审工具完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2 唐明皓;农村留守儿童应对方式对安全感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孙黎;公交驾驶员A型人格、驾驶行为及事故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芹;职中幼教专业女生父亲教养方式、安全感与依恋关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邢超;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编制与信效度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6 肖利敏;妊娠特有焦虑问卷的编制及孕早期妊娠特有焦虑状况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7 高小燕;农村初中生安全感的结构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赵菁;网络消费支付方式与消费者安全感的相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胡俊武;人格与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症状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10 杨元花;初中生安全感发展的家庭动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沈学武,赵长银,顾克健,黄振英,段泉泉,耿德勤;神经症不安全感心理特点初步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2 丛中,高文凤;自我接纳问卷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年01期

3 安莉娟,丛中;安全感研究述评[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林艳;;论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法律适用[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1期

2 罗元;;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谢晓峰;;民办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情况调查——以南京三江学院为分析案[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唐书怡;;大学生挫折感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朱翠贞;艾卫平;张卫平;;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龙强;;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1期

7 郭诗阳;;高校图书馆大学生读者心理初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姚远;;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郭静;;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J];青年科学;2010年01期

10 梁文道;;老校长高锟[J];可乐;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爽;王宝珍;周伟红;刘松艳;;大学化学学习兴趣实践分析与探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刘松艳;王宝珍;王志才;张雷;;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孟秀玲;窦琴;;大学生英语习作评改新模式——自我评估与同伴互评[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4 吴丹;金成珠;;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5 林斐;;自我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范式[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6 谭文梅;;浅议民办学校教师心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胥伟;;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8 任术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9 陈潜;陈菁;雷国揃;;控制校园网不良信息源头的高校思政工作之路[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10 陈水德;;构建高校网络德育体系的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宇雄 叶青;谁来拯救中国孩子的想象力?[N];广东科技报;2011年

2 泽州县凤城幼儿园教师 李敏慧;从课堂入手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N];太行日报;2010年

3 泽州县凤城幼儿园教师 李敏慧;从课堂入手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N];太行日报;2010年

4 泽州县凤城幼儿园教师 李敏慧;从课堂入手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N];太行日报;2010年

5 泽州县凤城幼儿园教师 李敏慧;从课堂入手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N];太行日报;2010年

6 泽州县凤城幼儿园教师 李敏慧;从课堂入手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N];太行日报;2010年

7 泽州县凤城幼儿园教师 李敏慧;从课堂入手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N];太行日报;2010年

8 泽州县凤城幼儿园教师 李敏慧;从课堂入手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N];太行日报;2010年

9 泽州县凤城幼儿园教师 李敏慧;从课堂入手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N];太行日报;2010年

10 泽州县凤城幼儿园教师 李敏慧;从课堂入手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N];太行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长贵;大学生神经症环境因素与COMT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马莹华;大学生抑郁症的认知加工脑机制及干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缴润凯;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白萍;回归本体:新中国高校德育思想演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健;利他行为的模型构造与数量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8 郝志红;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预测模型与干预实验[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9 董美英;教育机会均等视阈下重点高校大学生来源的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桂芳;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2 江燕;大学英语教学中幽默运用的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罗欣;论非智力因素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肖晓芬;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西凌;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6 张钧;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民主理念状况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7 刘文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思想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8 谢彦;高校辅导员队伍激励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赵晓红;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10 徐剑;基于一卡通数据的消费行为与成绩的关联性研究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15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15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1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