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未成文学说与书写批判及其教育意义
本文关键词:柏拉图的未成文学说与书写批判及其教育意义 出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多年以来,我国教育史学界研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是其对话录《理想国》。但根据中外哲学史学界的研究成果,我们实际上还可以通过其他相关文献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如柏拉图的其他对话录及一些未成文学说。德国图宾根学派的研究成果更揭示出柏拉图的未成文学说对于研究其哲学乃至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意义:古代伟人多通过口传来进行教育活动,近代以来在研究人物思想方面崇尚书本的做法并不一定适合古代。柏拉图在其《斐德诺篇》和《第二封书信》中曾对书写著作进行的深刻批判不仅表明其对书写著作的根本态度,也具有教学方法上的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西方和中国学者的研究表明,确实存在着柏拉图尚未写成文字的学说。最近半个世纪西方学者争论的一个问题是柏拉图的对话和他的未成文学说,究竟哪一个代表真正的柏拉图哲学思想?哲学史学界的这种争论对于西方教育思想史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首先,除了《理想国》,我们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先刚;;国外柏拉图研究中关于“图宾根学派”的争论[J];世界哲学;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裕华;;论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李国亮;;探析柏拉图“哲学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石永泽;柏拉图的“神”[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4 牟世晶;;对柏拉图善理念的探寻[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刘莘;;虔敬与苏格拉底审判的二重性[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杨楹;徐双溪;;论柏拉图《法律篇》中“法治范式”的当代启思[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朱咸影;;《云》中的智者教育[J];滁州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张晶;罗玲玲;;浅析希腊哲学与基督教哲学中的“神创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何志魁,张旺;柏拉图教育思想述评[J];大理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10 蒋文学;论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责任思想[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孝根;柏拉图对话文体与思想创制之关系[D];浙江大学;2009年
2 张琼;国家与自由[D];吉林大学;2009年
3 米勇;法官遴选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效良;马克思早期哲学中的主体意识[D];吉林大学;2009年
5 吴雁;伊斯兰新柏拉图主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许恒兵;理解“历史规律”[D];南开大学;2009年
7 关巍;休谟的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探析[D];吉林大学;2010年
8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9 李高峰;生命与死亡的双重变奏:国际视野下的生命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灿;“诚言”与“关心自己”[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西方哲学史有关“人的创造性”观念形成浅析[D];东北大学;2008年
2 张连富;柏拉图《理想国》的“哲学王”悖论[D];南昌大学;2009年
3 孔祥润;正义之为德性[D];吉林大学;2009年
4 林洪宇;试论柏拉图《法律篇》中的法律思想[D];西南大学;2009年
5 周彦威;从天球动转到运动之数[D];兰州大学;2009年
6 郭华;论反讽模态[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7 张溢木;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文思慧;柏拉图的诗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徐志强;从奥林匹斯之巅到吕克昂学园[D];河南大学;2010年
10 徐梦真;柏拉图女性思想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碧;;通向成功的“三诀”[J];秘书之友;2010年02期
2 罗明东;何元;;“三生教育”之“意义”探索[J];昆明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董怀岩;杜伟;;试论黎族童话的教育意义——黎族童话进入中小学课堂的可能性分析[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4 林美茂;;柏拉图哲学中关于“善”的存在论特征[J];江汉论坛;2010年01期
5 陈愿;季睿;周欣瑜;;中国地质博物馆教育服务实践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0年01期
6 郑飞;;想象力与柏拉图哲学的本体论建构[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2期
7 ;给年轻人的忠告[J];Reading and Composition(Junior High)(English);2010年Z1期
8 鹿崇涛;;阅读·顿悟·成长[J];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04期
9 王琪;;妈妈的话[J];湖北招生考试;2010年20期
10 胡烨敏;;萨拉戈萨专业类世博:“水”的教育意义[J];上海教育;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丽娜;;《温柔的手》中外祖父川可的形象分析及其教育意义[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陈虹;;陈鹤琴和儿童文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3 姚晓云;;从兴趣入手增强幼儿环保意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4 肖雁阳;;创建和谐校园,构建素质教育氛围[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5 邹晖;;关于“亲其师,信其道”的浅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张红梅;;让“道德的力量”发光,照亮心灵——探索德育创新模式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7 刘莉新;;新疆大众跆拳道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田春娟;刘志红;王安军;;“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普通高校开展啦啦操教学的思考[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黄金梅;陈斌;;公共图书馆对少儿读书活动的思考[A];2010广西图书馆学会年会暨第28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傅资云;;乌申斯基论习惯的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龙;省政协机关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N];光华时报;2011年
2 记者 陈玉强 特约记者 吴明明;对年轻一代特别有教育意义[N];中国石油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唐闻佳;20元突尼斯小花瓶的教育意义[N];文汇报;2010年
4 记者张春海;构建立足实践的现象学教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唐闻佳;20元突尼斯小花瓶的教育意义[N];文汇报;2010年
6 焦旭辉;昌吉州政协 开展文史资料工作研讨活动[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年
7 记者 赵鸿飞;爱心格言激励深圳义工[N];深圳商报;2010年
8 通讯员 鲁江平;留坝“文化墙”倡导农村文明新风[N];汉中日报;2010年
9 记者侯烁;伊犁军分区军史馆开馆[N];伊犁日报(汉);2010年
10 记者曹轶广、通讯员董志强;自治区劳教工作考核组来博考核[N];博尔塔拉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海勇;人的自然化[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岩峰;柏拉图正义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许菁菁;从思辨到实践:马克思、黑格尔辩证法基础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赵灿;“诚言”与“关心自己”[D];复旦大学;2010年
5 胡孝根;柏拉图对话文体与思想创制之关系[D];浙江大学;2009年
6 白红梅;文化传承与教育视野中的蒙古族那达慕[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7 朱光明;表扬与批评的意义[D];北京大学;2008年
8 徐云知;李绿园的创作观念及其《歧路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涂涛;汉字字源语境多媒体再现之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念;从积极的虚无主义到批判的虚无主义[D];西南大学;2010年
2 吴其亮;论多数决[D];山东大学;2010年
3 张海旭;中国身体话语中的柏拉图和尼采[D];暨南大学;2010年
4 王顺利;意志与人生[D];兰州大学;2010年
5 宋福强;无蔽的隐喻—海德格尔的真理思想[D];兰州大学;2010年
6 蔡璀红;语类视角下的英语学术书评态度潜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徐志强;从奥林匹斯之巅到吕克昂学园[D];河南大学;2010年
8 王正坤;阿尔法拉比和柏拉图哲学及社会政治思想比较[D];兰州大学;2010年
9 赵群;《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十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梦静;家庭中的0-6岁婴幼儿成长档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16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167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