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论中国特色的教学论学派

发布时间:2017-12-22 04:15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特色的教学论学派 出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论 学科 学派


【摘要】:学派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围绕学术大师并形成一定的师承关系;二是要有一个学术组织或机构作为阵地;三是形成体系完备的学术观点。我国教学论作为教育学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西北师范大学李秉德先生、李定仁先生为代表的"教学七要素学派"、以西南大学张敷荣先生为代表的"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学派、以北京师范大学王策三先生为代表的教学认识论学派、以华东师范大学施良方先生、叶澜先生、钟启泉先生等为代表的多元化发展学派。中国教学论学派的发展呈现出两个基本趋势:一是教学论内部的发展,即教学论内部不断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二是学派之间通过合作、交流、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魄的教学论学派。为了促进中国教学论学派的发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论研究的实践性;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学术队伍的整合;研究方法的突破,等。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2010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现代教学与课程论学科建设问题研究”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教学论作为教育学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经过60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论学科体系。从我国教学论现有的研究状况来看,不管是成果,还是研究队伍以及它的学术影响力等,在教育学学科体系中均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鉴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我们很有必要从学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时春;;钟启泉教育思想述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继秀;;基础教育的学校组织重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邱新颖;;浅谈现代教育下的高职英语教师角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3期

3 罗德红;;创生中国教育学派的知行互建之路——近10年来中国大陆的学校变革理论综述[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4期

4 陈军向;;践行“尊重的教育”思想 打造生命化基础课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李艳霞;;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刍议[J];成功(教育);2007年01期

6 李艳霞;;论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误区[J];成功(教育);2009年10期

7 吴艳梅;;教育叙事研究的生命特征探析[J];成功(教育);2011年02期

8 巢桂芳;;以生为本推进民主管理 建立公正合理、公平竞争的学生管理机制[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刘晓飞;林盟初;;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教育本意的追寻[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于家杰;;生命取向的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大家;2010年2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宋宝和;高中数学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齐梅;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亚林;价值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洪生;教育选择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平生;;从三个“壬年学制”看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的演进[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8期

2 马永方;;关于社会学的理性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3 王春茅;田佳;;比较军事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年02期

4 陈国伟;“专续本”现当代文学课的改革尝试[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年03期

5 王根顺;周晓玉;;论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哲学分歧[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2期

6 岳增学 ,张本忠;读经的理性[J];基础教育;2004年02期

7 胥美娣;;《社建》课教学改革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Z2期

8 张国良;;市场经济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声音[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8期

10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时期各学科重点领域和重点研究课题(节选)[J];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自兴;;智能控制学科体系的初步框架[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8年

2 秦亚平;;试论普通心理学新学科体系的构建[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锦高;;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我校构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特色的学科体系[A];科学发展观与地学教育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朱长征;;《自我心理学》学科体系的研究与建构[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李永文;;关于旅游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傅绪哲;王守兰;;关于商品学的思考[A];商品学发展与教育高级论坛暨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曹堂哲;;公共领域中行政的性质——兼论公共管理学科的一种新构想[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肖勇;;关于信息经济学的学科存在及其内容体系[A];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2009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9 金凤君;王成金;;新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与贡献[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建设;施芳芳;;《运动生物力学》学科体系刍议[A];第五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8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静;李源潮:加强人才学科体系建设[N];北京人才市场报;2010年

2 山东中医药大学 李绍林 刘更生;认识中医学派[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3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 刘吉臻;构建“大电力”学科体系 服务能源发展战略[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周文斌;建立自己的学派[N];光明日报;2004年

5 陆军导弹学院院长 侯云礼;着力构建“金三角”学科体系[N];解放军报;2001年

6 王爱华;北京自考形成完整学科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彭吉象;创建学科体系 推动中国艺术走向世界[N];中国艺术报;2008年

8 黄国范;学派大论战带来科学大繁荣[N];浙江日报;2009年

9 记者 司华;中国人才学研究学科体系初步形成[N];中国人事报;2009年

10 陈佳贵;工业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开拓性探索[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我国教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及学科体系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吴正荆;信息社会学研究内容、理论范式与学科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杨德钦;施工工效学原理与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4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瑞霞;脾胃学派及其在当代中医内科的传承[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步如飞;子夏及其学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刘红霞;曾子及其学派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江辉;晚清江浙礼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代洪亮;复兴与发展:学术史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史研究(1980-2010)[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高;关怀学派道德教育思想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严鹏程;中国环境社会学框架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3 曾进;多媒体设计学科体系的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4 周丽霞;论信息法学研究模式及学科体系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5年

5 蔡冬丽;论编辑出版学的学科体系[D];河南大学;2009年

6 孙政红;扶阳学派辨治思路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7 唐炎;体育学学科体系现状考察及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童宪明;体育法学的学科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刘丽红;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3年

10 王慧东;论张舜徽的文献学学科理论与方法[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18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18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3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