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同行评价的伦理审视
本文关键词:教师同行评价的伦理审视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师同行评价作为学校教育实践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影响着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心理健康水平和学校的发展。教师同行评价存在"事不关己型"和"拉帮结派型"两种不符合教育伦理规范的评价。教师同行评价伦理性失范的根源在于学校教师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和派别主义。从伦理视角审视教师同行评价,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要遵循公正原则,要以促进教师共同发展为目标。因此,教师应固守以科学、公正、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同行评价。
【作者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心理系;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教师同行评价是指教师依据同事的教学业绩以及与同事交往过程中所得到的信息,对同事的发展和变化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师同行评价的主体是处于相同或者相近学科中的教师,教师同行由于时间上长期相处,空间上紧密接触,思想上互相交流,他们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评价。教师同行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晶,刘根义,隋桂英,翟敏,宋煜炜;中小学教师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罗海凤;包钢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管理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2 谢雪梅;大中学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的激励因素及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袁小梅;农村教师培训需求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邓涛;孙启林;;论个人主义教师文化及其变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2 马玉宾;熊梅;;教师文化的变革与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朱新卓;专业:教师生存状态与教育问题的一个分析视角——兼答教师职业为什么要专业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4 吴惠青;论教师个体的生存方式[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5 李翠华;王坦;;教师合作中的问题与超越[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07期
6 翟艳;论教师文化对课程实施的影响[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06期
7 吴小贻;;高校教师合作文化论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8期
8 张培;;教师生存状态研究:走向生命关怀[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云驰;;经济、伦理与和谐:SA8000的意义与价值[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2 吴华山;龙玉兰;;柏拉图音乐伦理价值思想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李艳华;;论差异教学所蕴含的教学伦理思想[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李杰;;“以人为本”的伦理意蕴——对科学发展观的思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王凤贤;珍惜民族优秀传统 重视人的伦理价值[J];浙江学刊;1987年04期
6 刘国红;伊斯兰教的伦理意义——作为现代精神资源的伊斯兰伦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李本松;;新时期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李强;;论监护权伦理价值转型之源考[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李春艳;;论《娇红记》爱情描写的独特价值[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龙翔;;技术价值论与技术主体的环境伦理责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炽;;简论中国传统哲学的伦理价值[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潘亚玲;;论爱国主义:内涵与伦理价值[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3 岳永杰;;论信息化时代下的伦理建设[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祝小宁;毛丹;;论公共政策系统中的伦理价值问题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窦炎国;;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学思考[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6 张传龄;;墨学盛衰之谜及其伦理价值[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一)[C];2007年
7 朱法荣;;在场与幸福:乔伊斯短篇小说《伊芙琳》的伦理价值[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赵馥洁;;张载“民胞物与”理想的思维特征和普适意义(提要)[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龙扬志;;什么是诗歌伦理[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10 陈文江;;爱滋病对中国传统伦理价值的挑战[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福建省松溪县药监局 金希平;做经济人 更要做社会人[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王凤贤研究员;诚信的伦理价值与经济价值[N];浙江日报;2002年
3 张建珍;简析家庭伦理剧中的伦理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侯惠勤;“八荣八耻”的伦理价值[N];人民日报;2006年
5 姜墨竹 郭淼;培育公务员精神 构建服务型政府[N];中国贸易报;2006年
6 陈晓明;革命叙事中的人伦价值建构[N];文艺报;2006年
7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余玉花;从广电总局禁播涉性节目谈起[N];文汇报;2007年
8 肖丹;可持续驱动力的价值构成[N];中国水利报;2005年
9 江苏 铁明;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视野[N];社会科学报;2006年
10 薛畅宇;现代刑罚:离不开人文关怀和伦理价值[N];长春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成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基础的规范性探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谢桂山;圣经犹太伦理与先秦儒家伦理之比较[D];山东大学;2005年
3 姜松荣;“第四条原则——设计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彭春凝;论经济法的伦理基础[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伍洪杏;行政问责的伦理审视[D];中南大学;2010年
6 闫建璋;我国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合理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成海鹰;文学欣赏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尹伟中;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护与伦理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程现昆;科技伦理研究论纲[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龚天平;走向卓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欣;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及其伦理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晏如松;技术的价值荷载及其审视[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3 李琰;安乐死的伦理价值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慈梅;论新闻传媒的伦理基础[D];中南大学;2004年
5 周立友;土地征用伦理价值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赖平;《抱朴子》养生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7 李伟侠;拉普技术伦理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陆艳丽;行政伦理价值与行政人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良益;竞技体育的伦理价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夏燕;社会保障制度的伦理审视[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25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2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