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论教育行政权力的边界——兼论中国教育行政权力边界守护机制

发布时间:2018-01-13 04:05

  本文关键词:论教育行政权力的边界——兼论中国教育行政权力边界守护机制 出处:《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行政 教育法制 教育价值


【摘要】:中国教育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其核心指向教育行政权力过大。教育行政权力应有其边界,主要包括法制边界、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法制不完善、教育行政体制缺陷及公众参与决策机制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中国教育行政权力容易逾越法制边界、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为此,需完善教育法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增强教育行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Abstract]:Education in China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its core points to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power is too big.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power should have its boundaries, including the legal system boundary, professional boundary and value boundary, the legal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defects of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the imperfect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lead to the Chines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power easily surpassing the legal boundary, the professional boundary and the value boundar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erfect the educational legal system. Reform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legalization, democratization and scientization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中山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中国教育问题长期受到社会的强烈关注,而对中国教育种种问题之分析,越来越集中指向一个焦点:教育行政化问题。教育行政化问题的实质,是教育行政权力没有正确履行自身职责,教育行政权力越位或缺位问题严重。要解决中国教育问题,必须从约束教育行政权力入手。“一切有权力的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锋,田海平;国内行政伦理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昌文;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护意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李静;;陪审制度的文化解读——兼论我国新陪审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唐勇;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陆广品;教育产业与现代产业化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王文科;经济全球化、全球问题与全球伦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奚玮,何艳芳;“治愈”抑或“缓解”:死刑复核程序改革论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王大鹏;罗尔斯“正义国家”理论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邓可祝;公务员道德责任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骆东风;;中小学教师管理中两难问题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徐阳光;;论财政转移支付法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理念之实现[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飞;;民企“原罪”问题的刑法学辨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爱东;王慧;周亮;;制度伦理视角下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包世琦;;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小锡;;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杨秀香;;走向制度化的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反思[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2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赵保庆;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鹏;论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孔伟;知识经济对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挑战[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5 兰军;主体性教育思想视野下的学校管理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瑞;论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姚建根;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与成本个人分担[D];浙江大学;2001年

9 孟利民;取得时效制度存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王富博;合同格式条款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邵春明,王驰;西方行政伦理的历史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刘丽;行政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其治理途径[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祝丽生;郭燕;;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保障[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4 金太军;西方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J];江海学刊;2000年06期

5 赵军;试析中国行政伦理建设[J];价值工程;2005年02期

6 李春成;行政伦理学研究的旨趣[J];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竹胜;李延;;发挥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制的作用,促进广西高等教育事业和谐发展[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康翠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的主要弊端及政策选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谭细龙;;改革开放30年教育法制建设回顾[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张燕玲;;新时期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与思考[J];琼州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龙耀;黄崴;;论教育行政权力的专业边界[J];学术论坛;2009年09期

6 龚怡祖;;教育行政体制中的基本结构关系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7 王攀;;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分析及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11期

8 陈淑杰;;教育法与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研究[J];今日科苑;2008年20期

9 吴薇;杜学元;;论我国文化变迁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马焕灵;林李楠;;论教育管理体制的民族历史文化构因——基于对后现代主义反传统文化批判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邓玉文;;论公民受教育权平等的法律保障——由“我国宪法司法化第一案”引发的思考[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于洪波;;二战后美国军事占领与日本现代教育体制的确立[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3 李俊飞;;印度教育法制的发展简史及其评述[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4 于洪波;;二战后美国军事占领与日本现代教育体制的确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李俊飞;;印度教育法制的发展简史及其评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桂青;社会变迁中的教育法制[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练玉春;河北大力推进依法治校[N];光明日报;2005年

3 姜楠;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法治[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北京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 王文源;质量仍然是发展的核心[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尹卫国;如何看待大学生诚信“危机”[N];检察日报;2004年

6 石海玉;教育立法与司法[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尹卫国;大学生诚信问题浅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8 叶隽;在法制语境中审思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记者 叶莎莎;教育部召开教育法制建设工作座谈会[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孙毅;老师,警惕您的侵权行为[N];中国教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建;中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周兰领;论政府与公立学校的行政法律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陈恩伦;论学习权[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关晓红;晚清学部研究[D];中山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甲民;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立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刘晓鸣;高校处分学生正当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檀婷婷;论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李玉文;关于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民事责任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5 陈晓茵;高校法制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陈捷鹰;论宪法学视野下公民的教育平等权及其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颖;我国高校管理中学生权利保障机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方晗;中澳高考制度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金平;土右旗中学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宁;中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17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417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e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