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初中生学业情绪相关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3 08:15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学业情绪相关因素分析 出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初中生 学业情绪 横断面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因素。方法采用学业情绪量表对1350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①初中生在积极低唤醒、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上年级差异显著(F=3.80,P0.05;F=5.36,P0.01;F=6.55,P0.001);②非独生子女在消极低唤醒上显著高于独生子女(t=1.51,P0.001),单亲家庭的初中生积极高唤醒显著低于非单亲家庭的初中生(t=2.28,P0.05);③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初中生学业情绪差异显著(P0.001);④不同家庭经济收入的初中生在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和消极高唤醒上差异显著(F=8.38,P0.001;F=3.33,P0.05;F=6.67,P0.001)。⑤回归分析显示父亲学历、母亲学历、家庭收入、年级是预测初中生学业情绪的重要因子。结论年级、父母受教育程度及家庭人均月收入能够预测初中生学业情绪。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cademic emo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1350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academic emotion scale. Results 1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active in low arousa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egative high arousal and negative low arousal was significant (P 0.05). FN 5.36 (P0.01); FV 6.55 (P0.001); (2) the negative low arousal of the non-only chil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nly child (1.51% P 0.001). The positive arousal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rom single-parent famili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n-single-parent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3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cademic emotion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P0.001); (4)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ositive high arousal, positive low arousal and negative high arousal among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family income (P 0.001); FN 3.33 (P0.05);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father's education, mother's education, family income and grade were important factors in predicting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emotion. Education level of parents and monthly income per family can predict the academic mood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安徽省软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0030503088)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学业情绪(Academic emotions)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情绪体验[1]。学业情绪不仅包括学生在学业成败后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也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日常做作业过程中及考试过程中的各种情绪体验。关于学业情绪的研究已有一些文献问世[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春雨;何建国;罗昌明;郭洪;徐志敏;陈娜;赵安勤;;家庭环境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9期

2 方拴锋;经承学;王琳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10期

3 陆桂芝;庞丽华;;初中1~3年级学生的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J];教育探索;2008年12期

4 郑林科,万力萍,李志强;学习压力对学生心身健康影响的线性回归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3期

5 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及应用[J];心理学报;2007年05期

6 王相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5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俭;;教学实践中的教师情绪工作[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1期

2 赵成京;蔡文伯;;新疆石河子市内初班学业成就影响因素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周红梅;;独生子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年01期

4 张奇智;;英语专业学生学业情绪与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5 罗乐;鲁朋举;余林;;学业情绪及其相关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6期

6 张鸿;蒋远松;;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业情绪与职业认同关系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5期

7 郭龙健;申继亮;姚海娟;;中学生物理学业情绪问卷的修订及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4期

8 熊建萍;;农村中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3期

9 闫志明;;学习媒体效能的评价维度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10 陈毅萍;冯皙璇;郑达轩;;从认知角度“情解”大学英语课程论坛交互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启荣;苗国栋;阳琼;余金龙;;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及其对患者的影响初探[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1988-2008)[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合荣;事实与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敏;青少年情绪弹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乃兴;基于学校和家庭环境的深圳市中小学师生健康素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友国;大学生学习价值观、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晓月;高中生成就目标与学业情绪、学业成绩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琳琳;高中生英语学业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培养[D];河南大学;2011年

4 雷燕;中学生学习心理素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吴晓燕;高海拔地区军人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6 蔡玉华;乡村中学7、8年级学生学业情绪状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笑樱;远程学习者情感自评量表及预警模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日欢;初中生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自我概念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萍;评价干预改变高一学生学业情绪和学业成绩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小平;临床医学本科生基础医学课程学业情绪特点及其结构构建的统计学技术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国良;董妍;;学业情绪研究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2 王延祜,翟静,张天亮,刘金同,陈修哲,王为强,韩炜;初中生心理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影响的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4年01期

3 经承学;王琳琳;方栓锋;冯启明;王家琳;陈国力;;广西壮族自治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23期

4 王明荣,贾晓玲;浅谈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创设[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5 徐勇;自杀意念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家庭环境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5期

6 俞国良;董妍;;学习不良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学业情绪特点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4期

7 李慧民;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家庭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04期

8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国际联络部课题组;联合国《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实施十周年(1995~2004)特别调查:中国青年发展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11期

9 王相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5年09期

10 风笑天;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鹏展;程思傲;孙芳萍;;初中生学业情绪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陈红;羊晓莹;翟理红;何玉兰;陈瑞;高笑;;不同年龄段女性负面身体自我状况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08期

3 秦勇军;任晓锋;;喜庆的时刻 美好的记忆——《湖南教育》创刊40周年、《初中生》创刊5周年纪念会特写[J];湖南教育;1990年06期

4 陈荣根;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05期

5 超子;初中生的厌学心理与童年情结[J];初中生之友;2005年17期

6 朱卫红,李向春,李建新;高低两类社会支持家庭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张娓;何丽;;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年02期

8 卢月强;马姝娟;李建伟;;初中生学业归因与考试焦虑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8期

9 孙全昌;;初中生课外阅读要处理好两个关系[J];文学教育(下);2007年04期

10 钱少月;王金华;;初中生自动思维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金辉;邹琴;;初中生的自我和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林明方;郭敏;欧阳锋;;海南男、女初中学生主观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王春莉;廖凤林;;初中生自我概念落差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岳盈盈;寇_g;;初中生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邱海龙;戴秀江;;初中生性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雷丹;;初中生负面身体自我与家庭影响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张雯;颜克段;;初中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8 欧阳超;;浅谈当今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生德育工作[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刘效贞;张影侠;司继伟;;初中生的数学估计表现及其与元认知能力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唐丽红;;谈谈我对初中生早恋的一些探讨[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薇;超六成初中生参加补课[N];解放日报;2007年

2 汪文汉;初中生为何惨死在车轮下[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新华社记者 华卫列;一位初中生的困惑[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4 上高中学 陈清英;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N];宜春日报;2008年

5 记者 龙超凡;千名初中生无学籍事件得到解决[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湖北省南漳县政协 李传友;2104名初中生为何辍学了[N];人民政协报;2001年

7 记者 胡孙华 通讯员 邹永宁;10.5万初中生明日中考[N];长江日报;2007年

8 ;刘宝敬:从初中生到高级技师[N];工人日报;2000年

9 睢县第一实验学校 刘艺华;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写作兴趣[N];学知报;2010年

10 记者 顾晓红;初中生体质优秀者仅1%[N];联合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家碧;台湾省苗栗县初中生休闲行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陈群;第三种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房玉涛;东直门医院中西医结合诊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横断面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7 赵根明;中国血吸虫病疫情纵向研究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生存质量调查[D];复旦大学;2008年

8 吴燕t,

本文编号:1418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418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e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