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北京高师平民教育社述论

发布时间:2018-02-01 23:55

  本文关键词: 五四时期 北京高师平民教育社 平民教育 出处:《教育学报》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五四时期,北京高师平民教育社通过刊发《平民教育》杂志、约请名流、学者进行专题演讲、编译书籍等活动,不仅形成了系统的,颇具革命色彩的平民教育思想体系,而且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平民教育活动的高潮,已然成为中国宣传平民教育以及整个新教育的一大中心。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该社拥有一支教育专业的骨干力量、经营方式较为灵活,且得到校方的支持分不开的。但是,由于脱离不了教育救国论的藩篱,平民教育社最终走向衰落。
[Abstract]:During the May 4th period, th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civilian Education Association not only formed a system of activities, but also published "civilian Education" magazine, invited celebrities, scholars to give special lectures, compiled books, and so on. The revolutionary ideological system of civilian education, which has raised the climax of civilian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the whole school, has become a center of populace education and the whole new education in China. I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fact that the society has a backbone of the education profession, is more flexible in management and has the support of the school. However, because it cannot break away from the barriers of education to save the nation, the civilian education society eventually goes into decline.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山西大学博士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909011)
【分类号】:G529
【正文快照】: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指出:“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平民教育”一词再次成为中国教育的热点问题。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随着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深入人心,以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享受为基本内容、以教育内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广华;五四时期社团的整体特征——从与戊戌学会之比较谈起[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2 杨文昌;“进化论”与五四新文学[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高耀丽;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对策及其启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任世江;;五四运动发生发展的细节(续)[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11期

5 陈意新;二十世纪早期西方合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J];历史研究;2001年06期

6 张国强,钟飞辰;试论二三十年代的平民教育运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6期

7 王邦佐,张承斌;中国政治文明与中国政党制度[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唐建明;新民学会与湖南社会的现代化[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9 郭鹏;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J];宜宾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10 关威;五四时期婚姻观的变革[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亚文化圈世界的形成——略论近代中国政治共同体形成的困局[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卷)[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承希;醒狮派的国家主义思想之演变[D];复旦大学;2003年

2 陈文联;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永春;《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伍明春;现代汉诗的合法性研究(1917-1926)[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卢国华;五四新文学语境的一种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赖_g煌;晚清至五四诗歌的言说方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蓉蓉;学府内外[D];复旦大学;2006年

9 陈文彬;五四时期杜威来华讲学与中国知识界的反应[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杨才林;“作新民”、“唤起民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国;民国前期迷信问题研究(1912~1928)[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敏;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当代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章峰;民国前期教育团体研究(1912~1927)[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唐献玲;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邵自玲;民国女子社交生活与女性意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颖峰;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湖南《大公报》[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效亮;“五四”前后巴蜀文化的现代化[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8 张小梅;朝鲜三一运动与中国五四运动之比较[D];延边大学;2007年

9 解正勋;五四运动:浪漫主义的中国之旅[D];安徽大学;2007年

10 陈晓芳;五四时期女子现代教育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彩燕;;鲁迅与杜威实用主义儿童教育思想[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特派记者 米鹏民;恰当估计“国学”功能[N];深圳商报;2007年

2 凌一;现代女子教育研究的新突破[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记者 陈菁霞;学者指出:民国基础教育思想值得学习[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丰向日;“教育平等”观念在中国(1840-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彦力;走向“对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海梅;留学生与民国时期科学价值观的发展[D];山西大学;2008年

2 杨红辉;论五四时期男女平等女子教育思想[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雷良波;试论五四时期女子教育的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杨卫明;五四时期工读互助团的教育探索简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晓鑫;民国前期民间社团对女子教育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想;戴季陶教育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83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483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0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