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为他的抑郁症埋单——对一例家庭与学校责任纠纷的思考
本文选题:抑郁症 切入点:心理障碍 出处:《人民教育》2011年Z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近年来,因为学生罹患心理障碍,导致家庭与学校的责任纠纷事件时有发生。导致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而"师源性"心理伤害常常是引发家庭与学校责任纠纷的关键因素。在心理学上,因教师不当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because students suffer from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the family and school responsibilities disputes occur from time to time. The causes of the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of students are also very complex. The psychological injury of "teacher origin" is often the key factor that leads to the dispute between family and school responsibility. In psychology, teachers are improper.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王凯;;青少年的一个心理问题——抑郁症[J];社会心理科学;2002年01期
2 肖小英;心理抑郁与心理健康——大学生抑郁症及其预防[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杨海波;;用爱驱散心头的迷雾——女中学生抑郁症的心理辅导[J];心理世界;2006年06期
4 魏继珍;;抑郁症,青少年的心理“杀手”[J];小读者;2007年12期
5 徐瑾;;走出抑郁——教师心理辅导个案[J];大众心理学;2005年01期
6 唐春弟;精心呵护 扬其所长—抑郁症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案例[J];小学教学参考;2005年09期
7 万红刚;;谁该为他的抑郁症埋单——对一例家庭与学校责任纠纷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1年Z1期
8 姚晓茹;;大学生抑郁现象透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叶金锡;;浅谈大学生抑郁症[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2期
10 曹鸣岐;论大学生抑郁情绪的调节[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海燕;;抑郁症学生的辅导策略[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范振国;;青少年抑郁症的咨询与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张晓f^;;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早期模糊识别[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潘欣;;认知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应用[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明石;何淑荣;孙久风;;大庆城区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许玲;;如何克服交往中的心理障碍[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陈世皇;;关注写作教学中弱势群体的心理障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施雨娟;;像关注我们自己的健康那般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9 徐茂阳;黄西慧;;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和克服学习困难研究[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富才;;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及其与个性因素和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翔平;了解小学新生心理障碍[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刘涛;让孩子在多元化关爱下健康成长[N];咸阳日报;2009年
3 张清林;把脉教师的心理障碍[N];中国妇女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张守帅;让更多大学生拥有“心灵朋友”[N];四川日报;2008年
5 本版编辑 郭松民 海云;大学生的抑郁痛在社会的胸口[N];民营经济报;2006年
6 本版编辑 黄守洲 布衣;约5%中国大学生患上抑郁症[N];民营经济报;2006年
7 郭松民;大学生“集体抑郁”源于“被排斥感”[N];中国社会报;2007年
8 记者 张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记者 周润健;缺少父爱的孩子,易患五种心理障碍[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盱眙县第五中学 王立生;未成年人心理障碍预防对策[N];江苏教育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变大学生抑郁状况的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仁辉;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及应对方式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郝娜;大学生适应不良图式及其与抑郁、自尊关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吕小利;对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催眠干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5 尹一涵;美术教育对单亲家庭中有心理障碍儿童重要性的探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简觉民;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及消除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严晓静;个人特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易文慧;中小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其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白洁;天津市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郭卫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95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59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