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注意影响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1 10:29

  本文选题:板书教学 + 多媒体教学 ; 参考:《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摘要】:为了更合理地使用板书与多媒体开展教育教学,文章从教学多个相关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了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注意的影响,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Abstract]:In order to use blackboard writing and multimedia to carry ou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ore reasonably,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blackboard teaching and multimedia teaching on students' attention from several related teaching angles, and puts forward how to attract students' attention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Stimulate their learning enthusiasm, thu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作者单位】: 周口市职业中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方亮;;认知心理学理论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2 刘树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较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9期

3 高晓晶;游泽清;;注意稳定性在多媒体教材制作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奇;;思想政治课中人格教育的意义和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马金柱;崔玉东;余丽芸;王北艳;朱战波;;理工科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4期

3 耿兰芳;张志红;;学习态度对英语学习成绩影响的实证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王天剑;四六级考试及大班授课带来的潜在心理影响——试析落后地区的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问题[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5 任其平;整体提高中创造精品——谈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材建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胡胜利;;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裴娜;;陈述性知识及其掌握策略[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史海玲;大学教育质量的危机——“考前突击现象”剖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白桂香,伍芳辉;小学低年级“听说训练”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模式[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10 周华丽;试论高职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目标与途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欢龙;;农村中学生不良品德的心理分析及其教育对策[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蓝晗;;“学困班级”班主任工作中需要妥善处理的几个关系[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3 张庆山;;“参与教学法”在《动物普通病》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参与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动物普通病》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研究中期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4 谢旭慧;程肇基;;分类教学 分层达标——构建方言复杂地区高师普通话教学新模式[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钱智琴;;课堂中的和谐与不和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缪建平;;引领教师进入“反思性教学”状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叶娟;;无锡市滨湖区小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及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8 孙小吕;;新时期少儿读者的心理需求探索[A];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图书馆现代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穆艳玲;;体育教学仿真系统的初探[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莉;;基于语料库的初中学生词语偏误现象考察[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桂德怀;中学生代数素养内涵与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立忠;课堂教学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盖立春;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组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红;新政策背景下专家型教师素质与行为标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郭裕建;语感及其心理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鞠杰;高中地理学案导学与情境场相结合的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尹晓茹;高中阶段情感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吴蒙;探索中国当今钢琴立体教育及其教材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杜烁;中国高校俄罗斯地理课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洋;引导发现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同柏;有效教学课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桂志英;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幼儿师资工作中教学的现状与改善建议[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莉,廖全明;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异同[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于冬,陈晓慧,马捷;论教师对电教媒体的监控能力[J];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3 安福杰;吴军霞;;依据心理学理论设计多媒体课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徐淑英;掌握“注意”规律,编好多媒体教材[J];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08期

5 张慧君;认知心理学的教学观对教学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S1期

6 何克抗;CAI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一)[J];四川教育;2001年01期

7 罗擘;试论认知心理学之学习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7期

8 贺宣真;教师应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J];职教论坛;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颖;;现代与传统教学媒体的比较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张英琴;朱志伟;;工科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使用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4期

3 杨晓玲;;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注意影响的对比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4 梁智平;;高校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关系的辨证思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牛俊晓,齐敏菊;多媒体教学,过犹不及[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6 司春棣;陈恩利;司春燕;;浅谈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的优化组合[J];吉林教育;2009年22期

7 刘钊;;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导刊);2007年06期

8 史向华;李君求;;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结合在光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8期

9 韩志仁;裴玉华;胡承波;;试论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板书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0期

10 郑亚琴;;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微积分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兰;侯世英;彭光金;;优化组合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改革[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胡学芳;成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多媒体教学[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史向华;;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结合在光学教学中的应用[A];第四届西部十二省(区)市物理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何剑琴;尹蔚兰;;生理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经验和体会[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邓东芳;;工程制图多媒体教学的优劣势及对策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邓东芳;;工程制图多媒体教学的优劣势及对策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王洁;钟鸣;王兆元;伊哲;仁平;;优化口腔组织病理学多媒体教学的探讨[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孔旭黎;刘芳;;多媒体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董爱国;周惟公;张自力;蒋芸;冯娟;;实验物理课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探讨[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郑殊;马春利;;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的探讨和实践[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玄玉明、尹振华;给语文多媒体教学的提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2 蒋霞;对多媒体教学及环境的思考[N];伊犁日报(汉);2006年

3 毕康宏 康县一中教师;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N];陇南日报;2009年

4 福建南安市溪美中学 黄建国;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要适时适量[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常州卫生学校 陈英;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忧思[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6 记者 覃岩峰;教学班全部配置“三机一幕”[N];郑州日报;2008年

7 陈燕玲;语文多媒体教学[N];铜川日报;2005年

8 山东省临朐县龙泉小学 董爱香 临朐县城关街道田村中学 刘梅;变虚为实 化难为易[N];中国信息报;2007年

9 羊下坝学区 俞夫云;浅谈课改中的音乐欣赏与多媒体教学[N];武威日报;2009年

10 黎娟;莫让多媒体教学破坏了语文原有的魅力[N];钦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秀平;突显、输出和注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吕静;脑力疲劳状态下注意特征及情绪变化的ERP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3 施旺红;伞兵跳伞训练中心理应激特点及心理卫生保障措施[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4 郭孜政;驾驶行为险态辨识理论与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梅涛;家用视频内容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覃胜;语言学习系统学生终端机的数字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7 汪惠丽;儿童血铅水平与ADHD关系及药物防治铅中毒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张建端;《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修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赵燕;基于多种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的抑郁症证候要素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刘文;3~9岁儿童气质发展及其与个性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希萌;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生命科学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邬东;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与素质教育教学法的整合尝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3 邱秋金;福建省生物学科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高堂;多媒体在化工知识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婕;中学语文课堂多媒体应用现状及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本军;论语文多媒体教学优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波;中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与学习效率的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郭桂苹;课堂学习中媒体呈现与信息加工关系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黄永忠;信息网络环境下化学多媒体教学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唐祥彬;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多媒体教学软件编制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828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828960.html

上一篇:教师自主的内涵透视  
下一篇:大国与强国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3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