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论学习困难学生行为干预策略

发布时间:2018-05-02 23:17

  本文选题:学习退避行为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参考:《基础教育》2011年02期


【摘要】:学习困难学生的行为问题是与其学习问题相伴而生的,他们的认知障碍、动机障碍是与其行为障碍密切联系的。本文讨论三类课堂行为问题干预策略:(1)学习退避行为,学习退避行为实质上是习得性无能的表现,干预重点是改善其不良的自我概念,增强其自信心,引导其正确对待失败,克服自卑,同时要改变其消极的归因倾向。(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相当部分的学习困难学生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干预策略,一般有药物干预和心理社会干预。医院主要采取药物干预,而学校和家庭主要采用心理社会干预。心理社会干预包括:认知行为干预、父母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3)攻击性行为干预可以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和内观训练。
[Abstract]:The behavior problems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ir learning problems. Their cognitive and motivation barrier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behavioral disorde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of three classes of behavior problems: (1) learning back off behavior and learning back off behavior are essentially acquired incompetence, and the focus of intervention is to improve their poor. The self concept, enhance its self-confidence, guide the correct treatment of failure, overcome the inferiority complex, and change its negative attribution tendency. (2)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accompanied by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Hospitals mainly take drug intervention, while schools and families mainly adopt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 includes 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parental training, 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etc. (3) 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and introversion training can be used in aggress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作者单位】: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
【分类号】:G4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戴凌;张媚;赖丽朱;詹基伟;;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下的学习动机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影;内观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高艳杰;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3 刘佳;大学生学校内观体验的质性分析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林依颖;内观疗法—作为心理治疗的冥想[D];复旦大学;2008年

5 冯秀娟;内观认知疗法对单亲医学生心身症状及心理行为问题干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6 刘霞;医学生心身症状与非理性信念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7 曲鸿儒;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男性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对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8 陈晶;大学生攻击倾向的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9 侯筱菲;内观认知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偏差干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10 刘佩佩;医学生社交焦虑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玉彩;;如何面对“攻击”宝宝[J];大家健康(育儿生活);2003年12期

2 仇欣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与矫正[J];吉林教育;2010年20期

3 申桂红;浩浩爱咬人── 一个有攻击性行为儿童的[J];学前教育;1999年07期

4 马开剑;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科学认识与综合矫正[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姜科跃;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与矫正[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李闻戈;工读学生与普通学生攻击性行为外显和内隐社会认知特点的比较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李晓霞;陈敏;;对待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小策略[J];山东教育;2007年13期

8 刘晓东 ,胡伟;挫折引发攻击性行为研究详纲[J];早期教育(教师版);1990年11期

9 张舟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J];幼儿教育;1997年09期

10 朱观明,储玲;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及其教育控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军;苏林雁;杜亚松;吴永刚;;伴或不伴多动的ADHD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高雪屏;李雪荣;苏林雁;杜亚松;;ADHD的遗传方式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刘津;王玉凤;;父母培训对共患ODD与ADHD儿童的疗效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魏希德;;影响攻击性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5 林海中;费敏华;;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ADHD[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刘付敏;阚瑞云;;5例住院病人攻击性行为的调查与分析[A];河南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6年

7 章秀英;陈书黛;;母亲攻击性行为、养育方式与儿童攻击性行为相关研究[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付敏;阚瑞云;;5例住院病人攻击性行为的调查与分析[A];2007河南省精神卫生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9 冯军坛;朱彦丽;王立文;吕凌云;崔雯;李尔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睡眠结构的研究[A];第2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10 苏林雁;高雪屏;罗学荣;张纪水;谢光荣;;CCMD-3ADHD诊断标准用于儿童多动症[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章云;该出手时不出手[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2 陈 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须早期发现与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华师大幼儿园 李碧莹;及时纠正幼儿攻击性行为[N];广东科技报;2000年

4 哈尔滨师范大学幼儿园 王妍;正确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N];今日信息报;2003年

5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幼儿园 刘娟;走进孩子的心里[N];中国教师报;2011年

6 ;直面小小“攻击狂”[N];中国妇女报;2003年

7 金祥;不放纵儿童的攻击性行为[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8 陈燕琳;怎样矫正孩子攻击行为[N];大众卫生报;2004年

9 安康职业中专 唐玉梅;中职生攻击行为的分析与矫正[N];安康日报;2007年

10 捷文;帮宝宝脱离“野蛮一族”[N];保健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罗秋燕;靳三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杨闯;α_4β_2烟碱受体竞争性拮抗剂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模型-SHR大鼠非选择性注意、记忆、行为及α_4β_2烟碱受体表达影响的对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刘莉莉;SKF-81297对ADHD动物模型SHR大鼠行为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钱英;学龄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父母版的引进及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应用[D];北京大学;2008年

6 徐谦;孔圣枕中丹改善SHR大鼠注意缺陷和冲动的多巴胺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徐西嘉;分裂症氯胺酮模型大鼠行为和神经生物机制初步研究及抗精神病药对模型大鼠社会交往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7年

8 骆勇;道路交通中攻击性驾驶行为分析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刁f3;中国啤酒行业竞争态势和企业的动态竞争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王晓蕾;未婚男性的心理行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绮文;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崔杰;攻击性行为与大学生人际关系调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徐凡;云南省三地区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4 范昌杰;成都地区藏、汉高中生自尊和攻击性行为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顺;转型时期反社会攻击性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商慧颖;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高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及干预方案设计[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琛;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认知特点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王琛;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认知特点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胡娜;阿德勒游戏治疗对攻击性行为儿童的疗效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10 张晓宇;脂肪酸、镁、锌、硒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35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835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7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