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德国“跨文化教育”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5-06 09:51

  本文选题:教育 + 跨文化教育 ; 参考:《高校教育管理》2011年02期


【摘要】:德国跨文化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德国在跨文化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德国的跨文化教育具有显著的时代性,强调互动性,主张多语性,具有相当程度的普及性。德国跨文化教育的发展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是:应加强意识层面上的重视程度;应加强以实践为导向的对策性研究;应加强以理论为导向的基础性研究。
[Abstract]:The history of German cross-cultural education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60s of last century. After decade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Germany has accumulated rich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cross-cultural education. The German cross-cultural education has a significant era, interactivity, multilingual, and a considerable degree of popularity.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oss-cultural education in Germany on China's education is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degree of attention on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oriented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and strengthen the basic research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ory.

【作者单位】: 柏林洪堡大学教育学院;柏林工业大学语言与交际学院;
【分类号】:G55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德美;;德国小学的“性启蒙”[J];报刊荟萃;2011年07期

2 程玮;;德国另类学校——“自由之校”[J];现代青年(细节版);2011年06期

3 ;声音[J];科学生活;2009年12期

4 张坤鹏;张金华;;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J];辽宁教育;2011年06期

5 车驾明;;德国的办公学校[J];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01期

6 刘秀英;;新闻月评[J];少年儿童研究;2011年17期

7 ;环球采撷[J];芳草(经典阅读);2011年09期

8 高万祥;;人格浓缩在细节里[J];教师;2011年21期

9 姜峰;肖聪;;法国移民子女教育政策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10 ;德教育专家建议:儿童最好10岁以后再开始看电视[J];基础教育;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马克·第帕普;;谈谈世界教育史研究方法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申继亮;;是分化还是整合?——谈教育心理学体系重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瑶;宋维真;崖秋耕;顾景坤;马若飞;;多动症儿童心理测查结果及初步分析[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4 余影丽;;关于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若干思考——从教育人类学与人类学、教育学、民族教育学的关系分析[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钱振宇;;网络教育任重道远[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6 霍绍周;付安洲;郭兰;刘陈陵;;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文化思考[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青木;德国:想当教师不容易[N];科学导报;2005年

2 李忠东;德国的环境教育求真务实[N];中国社会报;2005年

3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汉语热”在德国持续升温[N];光明日报;2005年

4 俞可;教师多患“蜡炬成灰”症[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徐迅雷;“有教育”与“没教养”[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6 刘纯友;全面深化安徽与下萨克森州教育合作[N];安徽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岳晋峰;教育,是能源转型的关键[N];山西日报;2008年

8 高靓邋编译;“富国俱乐部”教师收入有差距[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记者 王建华;老牌欧洲国家教育正被亚洲赶超[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10 董安徽;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牵手德国探索校企合作的中国化之路[N];人民政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鲁卫群;跨文化教育引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杜惠洁;德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坤;德国和平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周荣艳;浅析跨文化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虹;基础教育中的民汉合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顾珏;老制度和新标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霜;面向所有人的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兰英;德国教育改革与早期现代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罗红;简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鹿晓莹;斯平德勒教育人类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汤俊波;学校和平教育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晓霞;多民族一体化学校中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51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851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3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