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论成熟教师的课程选择

发布时间:2018-05-16 19:49

  本文选题:成熟教师 + 课程选择 ; 参考:《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摘要】:成熟教师专业发展出现瓶颈的根源在于其"稳定性",撼动这种"稳定性"的支点在于课程选择。对教师而言,课程选择是一种立场、一种权利和一种意识。课程选择对成熟教师而言意味着颠覆和重建,意味着责任和勇气,意味着新的发展。从课程选择的内在结构来看,课程选择包括:指向价值的期望、重构知识的考虑和更新角色的能力。促进成熟教师课程选择的专业学习可从以下维度展开:深度反思与价值导向、体验学习与知识重构、行动研究与角色更新。
[Abstract]:The origin of the bottleneck i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mature teachers lies in its "stability", and the fulcrum of shaking this "stability" lies in curriculum selection. For teachers, curriculum choice is a position, a right and a consciousness. Curriculum selection means subversion and reconstruction, responsibility and courage, and new development for mature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urriculum selection, curriculum selection includes the expectation of pointing to value, the ability to reconstruct knowledge and the ability to renew roles. Professional learning to promote curriculum selection of mature teachers can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following dimensions: deep reflection and value orientation,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knowledge reconstruction, action research and role renewal.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叶子;庞丽娟;;试论师生互动模式形成的基本过程[J];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2 宁虹;;教师教育:教师专业意识品质的养成——教师发展学校的理论建设[J];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3 吴刚平;教学改革需要强化课程意识[J];人民教育;2002年11期

4 陆旭东;教师的课程权利为何难实现?[J];中小学管理;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郑亚莉;;道德选择—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在诉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鲁捷;;透视4R理论在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价值[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余华银;宋马林;;互动式教学:培养统计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方黎;;体验式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李卫东;;论幸福的社会属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肖海平;邓银城;;新时期我国农村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陈忠勇;;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 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6 孙桂丽;;也谈教育学术人生——学术的人生是至高的幸福[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教育学方法论是什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9 王伦信;;论教育研究实证化趋势在近代中国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金林祥;涂怀京;;陈鹤琴研究的世纪回顾与前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孝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进;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课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张珍;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艳;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暮晓;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及其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谢大飞;大连金石滩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东芳;论“课程共有”——对中国特色课程政策模式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2 宁虹;;教育的实践哲学——现象学教育学理论建构的一个探索[J];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3 朱超华;新课程视角下教师课程能力的缺失与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闻婧;;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强化学生意识[J];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11期

2 陈尚生;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改革方略[J];教育评论;2003年05期

3 郭朝红,王彬;教师专业生活质量的国际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09期

4 支玖红;案例教学模式与教师专业发展初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杨沫辉,唐解珍;试论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王秀英;跨省区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在萌动[J];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5期

7 武俊学;李向英;;构建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途径[J];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1期

8 郑洁;;评价面谈——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评价[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6年05期

9 孙先亮;;教师专业发展的助跑人[J];上海教育;2006年13期

10 赵瑞情;范国睿;;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导刊;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昆峰;;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对策[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2 ;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是新时期的立校之本[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3 ;以师为本 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4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推动师生与学校持续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5 ;规范教学管理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6 ;搭建平台 科学引导 确保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健康持续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7 ;探索多元有效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8 ;高标准建设教师培训基地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9 ;创新机制 更新模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10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李国涛 实习生陈丽媛;第八届全国高中教师专业发展论坛在衡中举行[N];衡水日报;2010年

2 王大根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由“积累”走向“转型”的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夏禾;十六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苏州日报;2010年

4 杨柳青一中 安玉静;让生命成长走进教师专业发展历程[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弓彩玲;复兴区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邯郸日报;2009年

6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周俊宏;网络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危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江芸涵;让每一名教师更专业[N];四川日报;2010年

8 宿迁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葛井井;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探究[N];江苏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徐德明;成长最快的是教师[N];天津教育报;2011年

10 郭秀中 葛宪利 冯彦鹏;滋兰九畹辉满园 沃土勤耕树参天[N];安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二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许楠;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维度[D];西南大学;2012年

3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于兰;建构主义视阈下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静静;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青;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徒结对”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王冠男;河北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慧;大连市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尹雁;艺术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静;运用知识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婷;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内在动力的跨个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喻;新课程背景下重庆市合川区农村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之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8 任志轲;一位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耿婵娟;基于关注阶段理论的初中熟手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艳;美国教师组织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98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898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1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