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如何正确对待青少年早恋现象

发布时间:2018-05-19 02:24

  本文选题:青少年 + 早恋 ; 参考:《生命与灾害》2011年10期


【摘要】:正早恋的定义早恋: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主要是在校的中学生)对异性的好感。早恋是父母和教师对孩子贴的一种标签,其实很多孩子不是早恋。由于家长和老师主观的猜测和怀疑,导致了无数悲惨的后果。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有一个
[Abstract]:The definition of precocious love A young person under the age of 18 (mainly a high school student) who is attached to the opposite sex. Early love is a label attached to children by parents and teachers, but many children are not. As a result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subjective speculation and suspicion, resulting in numerous tragic consequences. The TV series "Home has Children" has such a clip: there is a
【分类号】:G4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柳娜;冯海婧;;“拇指一族”风波——心理剧矫正记[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11期

2 孙展;;对付早恋特别计谋[J];黄金时代(男仔女仔);2004年02期

3 尹瑜;;做好学生的“青春导师”——青少年过渡时期早恋心理研究[J];山东教育;2006年16期

4 蓝张顺;;青少年如何克服早恋[J];高中生;2009年02期

5 郭迎新;陈伟娟;;如何正确对待青少年早恋现象[J];生命与灾害;2011年10期

6 卢凯文;;慎以“早恋”看待男女学生亲密交往行为[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21期

7 薛志成;;青少年早恋的社会心理干预[J];心理世界;2006年11期

8 杨司佼;;禁令下的“早恋风”[J];健康博览;1996年01期

9 张志刚;;掉头来看反对“早恋”的教育——几则心理实验的启示[J];大众心理学;2007年04期

10 尚宇;;早恋不能“堵”[J];健康人生;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伟;刘彦楼;宋广文;;从心理发展角度探讨灾后学校青少年心理辅导[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张玲玲;张文新;Jari-Erik Nurmi;;家庭系统与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张晓f^;;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早期模糊识别[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程科;黄希庭;王洪;;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及其与焦虑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程科;黄希庭;王洪;;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及其与焦虑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蒋索;邹泓;;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的发展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丁莉;聂衍刚;杨安;;青少年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行为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马娟子;;青少年偶像崇拜与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邹最东;;开展科学无神论教育 筑起青少年防范抵制邪教的坚固防线[A];社会文化建设与邪教防范研究学术论文精选[C];2004年

10 聂衍刚;郑雪;;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特点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耿 肖付云;校园流行文化透视[N];湖南日报;2002年

2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张厚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亟待关注[N];光明日报;2002年

3 黄训美(作者系福建行政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德育教研室主任);加强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N];光明日报;2000年

4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 东民 王星;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刻不容缓[N];人民政协报;2001年

5 李沁军;强化青少年的现代意识[N];发展导报;2001年

6 新华社记者 奚启新 本报记者 杨健;青少年国防教育大型巡展将举行[N];人民日报;2000年

7 夏伦勤;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陈爱和;一个绕不开的话题[N];中国文化报;2002年

9 记者 储召生;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共筑健康网络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记者 王柏玲;青少年信息素养需迅速提高[N];文汇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唐点权;青少年文明心理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郭成;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雪;新时期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的措施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朱婉丽;浅析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青少年德育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文军;科学普及对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及对策思考[D];郑州大学;2005年

4 岳春莉;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欣;论当代我国青少年的生命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6 陆晓花;青少年进食行为与进食障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红梅;青少年诚信道德教育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才源源;青少年网络游戏者的心理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卉;青少年的网络依赖及其与自尊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葛雷;论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08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908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d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