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素质教育与经济发展探析
本文选题:农村 + 素质教育 ; 参考:《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摘要】:伴随新时代日趋激烈的经济、技术竞争,能否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进而提高民族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民族振兴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于农村。中国有九亿多农民,只有农村真正实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才有可能在全国普及。而要在农村真正开展素质教育,进而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要靠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economy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ition in the new era, whether we can really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to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then improve the national qua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determines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strategy of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The hope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lies in education, and the hope of education revitalization lies in the countryside. There are more than 900 million farmers in China, and quality education can only be popularized in the whole country if quality education is really carried out in rural areas. In order to develop qualit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the key lie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作者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思政部;
【基金】:2010年陕西科技大学校级科研项目,题目:《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研究》,项目编号:ZXSZ10—01
【分类号】:G40-0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游河;刘小干;;城乡中小学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2 李峰;;教育不公现象的社会学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3 赵君;李谦;;浅论我国农村的教育公平问题[J];管理学刊;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郑双胜;谭毅溪;姜明城;;义务教育师资合理配置与保障机制创新研究——基于中部J省G市的实证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2 苏菊;;浅谈课堂情景下师生互动中教育机会均等问题[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7年03期
3 王海鹏;潘雪阳;;浅谈我国农村的教育公平问题[J];知识经济;2010年1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小明;社会资本的经济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梁敏;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公平化路径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林秀梅;社会阶层差异对教育过程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东平;试论教育腐败[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2 郑若玲;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3 郑淮;略论我国的社会分层变化及其对教育公平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肖正德;;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成因及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5期
5 晏成宗;唐小洁;;现行公共教育财政体制的不足与调整[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胡劲松;论教育公平的内在规定性及其特征[J];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7 魏新;关于我国教育投入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7年06期
8 郑晓鸿;教育公平界定[J];教育研究;1998年04期
9 刘震;;我国农村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刘宇舸,李丽霞;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制度的分析——从中小学生“择校”现象想到的[J];教育探索;2002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纪林;试论教育公平[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清娟;;从人的全面发展看当代中国的素质教育[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1期
2 曹淑梅;;从多元评价着手,促素质教育良性发展[J];青年科学;2010年01期
3 隗艳丽;;浅议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0年01期
4 邵灵红;欧阳美平;;高校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新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01期
5 杨晓明;;科学发展观与高校素质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1期
6 毕献为;袁利;;职业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二元关系研究[J];成人教育;2010年01期
7 马宗孝;;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观点[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0年02期
9 史建荣;;以课程建设为抓手 深化素质教育[J];学校管理;2010年01期
10 良言;;素质教育的考试[J];教书育人;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阳胜;;基于后发优势理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证分析[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袁仁伟;;浅析农村连锁超市营销形象的提升策略[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吴小梅;;两型社会与长株潭保险营销创新研究[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夏倪婕;方威;;湖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及对策探析[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周雯;;试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陶春元;曹小华;徐常龙;万谦;;“加、减、扩、代”促进绿色化学教育[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刘松艳;王宝珍;王志才;张雷;;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陈敏婷;;打造学科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9 山西省太谷中学课题组;;“孔子思想与师资建设”的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10 赵光明;;素质教育下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教材编写课题组 执笔 刘树成 张宇 胡家勇;建设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N];人民日报;2011年
2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 叶小文;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美美与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教材编写课题组 执笔 刘树成 张宇 胡家勇;建设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N];人民日报;2011年
4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 叶小文;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美美与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教材编写课题组 执笔 刘树成 张宇 胡家勇;建设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N];人民日报;2011年
6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 叶小文;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美美与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教材编写课题组 执笔 刘树成 张宇 胡家勇;建设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N];人民日报;2011年
8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 叶小文;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美美与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教材编写课题组 执笔 刘树成 张宇 胡家勇;建设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N];人民日报;2011年
10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 叶小文;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美美与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颖丽;欠发达地区吸纳科技人才机理及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杨圣奎;中国区域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奇;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目标模式与地方政府的管理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尹珂;多尺度土地资源配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严磊;危机与改革:赞比亚经济改革历程探析(1975-2008)[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继明;省级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与资源配置优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7 潘爽;资源约束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于洋;中国国有经济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勇;劳动力迁入对澳门经济发展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冯岩;东北地区工业化道路和“再工业化”方向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巨星;河北省发展海水淡化循环经济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2 蒋智;经济发展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3 王忠;复杂网络在区域集群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及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吴振良;基于物质流和生态足迹模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定量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耿雪;工业园区的耦合协调性分析与景观生态规划探索[D];东华大学;2010年
6 李景顺;东北中心城市(沈抚)内河航运交通工具设计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年
7 殷双一;大连与威尔士滨海场所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8 何凯;环境安全视野下的我国矿业开发环境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t,
本文编号:1934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934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