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教育本质研究的变革及反思

发布时间:2018-05-31 00:22

  本文选题:教育本质 + 实体思维 ; 参考:《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21期


【摘要】:我国教育本质研究经历了上层建筑说独断论阶段——大讨论阶段——反思和重构阶段,其研究内容从"教育研究是什么"到"教育应该是什么";研究视角从哲学视角转向人学、逻辑学、现象学等多维视角;思维方式从实体性思维到实践性思维再到关系思维不断演化。不同的教育本质观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占据不同的地位,既反应了一个时代的局限性又体现了一定的历史合理性。
[Abstract]:The study of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experienced the stage of the superstructure dictatorial theory - the stage of the great discussion - the stage of refl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content is from "what is educational research" to "what should education be"; the research angle of view turns from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to the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of human science, logic and phenomenology, and the way of thinking from substantive to practical. Thinking and relation thinking are constantly evolving. Different educational essence views occupy different positions in different educational stages, which not only reflect the limitations of an era, but also reflect a certain historical rationality.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炳煌;教育本质研究的论争及其反思[J];求索;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小明;浅谈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2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李兵;教育传统的现代价值探析[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王雪峰,高畅;尴尬的教育学和教育学的尴尬[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5 孙大廷,杨有林;论学位的本质属性[J];北方论丛;2003年04期

6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7 石隆伟;;哲学视野下的方法论与比较教育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8 潘懋元,陈兴德;依附、借鉴、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之路[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9 陆作生,吕菊,董翠香;对我国体育教学目标人文性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邵燕楠;教育的人类学视角[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张斐;;文化传承与认同中的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周歌;;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投入现状的调查与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5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10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玲;新世纪研究生德育内容体系及途径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2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焦炜;课程行动研究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兰军;主体性教育思想视野下的学校管理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洪兵;论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范丹红;女生教育的病理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堂斌;建构认知结构,,增强主体意识——开放式文言文教学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余江敏;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钱晓丽;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及其教育学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游春嫦;中国汉语文教材文化的视角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智运,胡德海;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2 李朝晖;教育是什么:一种教育社会学的观点[J];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10期

3 唐兵;从人学角度论教育本质[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4 张治平;教育本质新探——兼论人的本质及其与教育的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晶晶;;关于人文视域中教育本质的思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永伟;李广道;;杨贤江的教育哲学思想[J];华章;2011年15期

3 张正江;;教育即游戏[J];教育导刊;2011年06期

4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初探——从教育本质谈起[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8期

5 张晖;;复杂视野下的教育本质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梅汝莉;从“择校生”说起──对义务教育本质特征和规范化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1995年11期

7 薛嘉旭;;由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1年Z3期

8 董耀棠;;探究自主教育途径 推进素质教育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12期

9 曹寄奴;;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之源及其价值诠释[J];理论月刊;2011年07期

10 刘寒雁;;“三生教育”价值本质探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1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赵存生;;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理论思考[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钱民辉;;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三次浪潮及未来走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郭法琦;;古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董宝良;;雷沛鸿的教育本质论及其思想渊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程红艳;;杜威与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环境思想的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王晓漫;;毛泽东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而作[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9 郑尚武;;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基本观念的系统分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10 郑尚武;;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基本观念的系统分析[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延武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教育就是追求幸福的体验[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时晓玲;建设和谐校园需要行动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专家眼中的“三生教育”[N];中国教师报;2011年

4 ;教育:本质应该是什么[N];中国社会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姜泓冰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朱之鑫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杨雄;让教育回归“育人”的原点[N];人民日报;2010年

6 鲁兴树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是优胜劣汰,还是扶弱共进?[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旅顺口区教育局 郭春霞;怎样才是一个好教师[N];大连日报;2008年

8 记者 王韶韵 通讯员 李宇聪;让优质师资成为最大优势资源[N];嘉兴日报;2009年

9 张以瑾;阅读让教育“闹中趋静”[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阎宏伟 山东省肥城师范学校副校长;应试教育严重扭曲教育本质[N];中国改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香兰;从实体到过程:现代教育的思维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沈岚霞;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华教育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娜仁高娃;向“场”而生[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战胜;赫尔曼·基泽克政治教育思想研究(1960-2000)[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10 蒋园园;复杂理论视阈下的教育政策执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洁;“生成”与“转化”的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德yN;论教育本质的三种哲学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小敏;教育境界论[D];湖南大学;2008年

4 张路东;青少年感恩教育问题探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5 郭祥超;关于我国教育本质研究认识论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秀文;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文琴;论观照学生幸福的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万作芳;论教育异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桑朗翁姆;巴底乡“尼涅”活动的教育内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金锋;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57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957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3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