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学校文化呼唤“深度建构”

发布时间:2018-07-29 10:39
【摘要】: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欧洲人去非洲旅游,雇了一个当地的向导。前三天,向导非常尽职尽责;第四天,向导说什么都不走了。他说,走得太快,要等一等灵魂。这让我想到了学校文化建设。刚开始,文化的号角声让人热血沸腾,激情四溢。校园美化,制度重建,大干快上、言必称文化的热潮迎面扑来。可是,我们是不是走得太快,而忘记了出发的目的?学校文化的倡导,源于我们对病态效率学说的反抗:对教师的评价,如同对快递员的态度,看谁能又快又准地传递知识;对学生的培养高速度地运转着,速度吃掉了闲暇,也吃掉了只能在闲暇土壤上生长的思想和心灵……那自由的氛围,那学习的乐趣,那分享的快乐,到哪里去了?我们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本义,就是去寻求教育的真精神,去追寻春风化雨、静待生长,是去改变校园里的每一个"人",去帮他们描画好人生的底色。这比校园和制度的建设,要难上千百倍。幸好,我们还有一批思想者和践行者。江苏教科院的成尚荣研究员,将学校文化的思考引入了人格的层面;而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张军校长的践行,则改变了一所学校师生的"精气神"。我想,他们窥探到了文化最不为人知的、也是最核心的角落。他们在疾步前行中,停一停,挽上了教育的灵魂。
[Abstract]:There is a story of a European traveling to Africa and hiring a local guide. For the first three days, the guide was very conscientious; on the fourth day, the guide said nothing. He said, walking too fast, to wait for the soul. This reminds m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culture. Just at the beginning, the bugle of the culture lets the person blood boil, the passion is overflowing. Campus beautification, system reconstruction, work quickly, must be said to be cultural upsurge. But did we go too fast and forget the purpose of our departure? The advocacy of school culture stems from our resistance to the theory of morbid efficiency: th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like the attitude towards couriers, to see who can transfer knowledge quickly and accurately;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runs at a high speed, and speed eats up leisure. Also ate the thought and the soul which can only grow on the leisure soil. Where is the atmosphere of freedom, the joy of learning, the joy of sharing? The essence of our school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to seek the true spirit of education, to pursue the spring weathered rain, to wait for growth, to change every "person" on campus, to help them draw the background of life. This is a thousand times more difficult tha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and the system. Fortunately, we still have a group of thinkers and practitioners. Cheng Shangrong, a researcher of Jiangsu Educational Science Institute, has introduced the thinking of school culture into the level of personality, while the practice of Zhang Jun principal of No. 7 Middle School in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has changed the "spirit and spiri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a school. I think they have peeped into the most obscure and central corner of the culture. As they marched forward, they paused and took the spirit of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万祥;;学校文化:用行动去诠释[J];教书育人;2006年12期

2 顾明远;;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致全国首届学校文化建设高层论坛暨颁奖大会贺信[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6年05期

3 程斯辉;;注重学校文化建设 做有远见的校长[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7年04期

4 孙洪莲;;校长应如何培育学校文化[J];教书育人;2009年20期

5 朱枫;郭继东;;学校文化的建构者[J];中小学校长;2009年07期

6 赵世文;;蓄文化之力 铸学校之魂——对学校文化力建设的思考[J];教书育人;2011年08期

7 李燕;;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与学校文化建设[J];山东档案;2007年02期

8 罗胜华;谭传龙;;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08年Z1期

9 耿红卫;宋巧会;;内化于心 固化于制 外化于形——论和谐教育背景下的学校文化建设[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8年11期

10 金培雄;;浅析学校文化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1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健银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生态理念与学校文化建设[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2 记者 秦保树;我市学校文化建设进入提速阶段[N];新乡日报;2010年

3 记者 韩冬 通讯员 金伟;一批学校文化建设先进获重奖[N];常德日报;2011年

4 张海农;关于伊春区学校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N];伊春日报;2011年

5 陶西平;著名教育家陶西平谈深化学校文化建设[N];中国教师报;2011年

6 江苏省宿迁中学 高鹏;让学校文化建设与网络紧密握手[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蔡德东 通讯员 程光明 丁春秋;全力实现教育强市战略目标[N];常德日报;2010年

8 主持人:钟以俊;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记者 王海玲 实习生 李迎;全国学校文化建设高峰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成立大会在我市隆重举行[N];新乡日报;2010年

10 汤硕平;工会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N];大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姜宁;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领导行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高永勇;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的学校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曾佳佳;论学校文化建设中区域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D];江南大学;2009年

4 张燕;论校本课程文化构建[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52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152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6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