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变革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及控制——以静安区学校实施“轻负担、高质量”的变革为例
[Abstract]:Any reform is accompanied by risk. Because of its special nature, educational reform is more easy to magnify its risk, and needs a healthy risk control mechanism to protect it. Through the risk assessment of the school, Jingan District provides the risk control suggestions for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participating in the national project research in each research stage, and helps the school to pay attention to, reasonably and scientifically control the risks that may be brought by the change. Make the process of school reform more standardized, rigorous, effective.
【作者单位】: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
【基金】:静安区教育局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提高中小学生学业效能‘: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DHA080092) 上海市教育科学重点项目“以增强软实力为核心,区域推进学校效能提升的研究”(课题批准号:A0606)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丽;;风险:教育改革的固有之维[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Z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彭怀祖;;各学科大学生招生数量评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6期
2 余秀兰;;教育改革的风险及其防范[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成;论学校变革中的力量集聚[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10期
2 钱民辉;对教育变革命题的再检讨[J];教育评论;1996年05期
3 任永泽;;教育变革:现实与理想[J];吉林教育;2009年27期
4 王万俊;略论教育变革的阻抗[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5 吴仁英;影响美国20世纪教育变革的重要研究及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01期
6 赵成亮;;教育变革的一条可能路径——教育变革之批评和组织行为学观照[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20期
7 柴振荣;澳大利亚学校变革中带头人的作用:述评[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02期
8 王万俊;有计划教育变革:含义与阻抗[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9 芮彭年;寻找教育变革的力量[J];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10期
10 李政涛;转型性变革中的“学校中间组织”[J];中小学管理;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小微;;美日教育本土化变革的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李桂英;陈丹萍;王立新;;合作学习对中学生心理因素促进效应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3 俞惊鸿;;聚焦研修深化管理实现区域科技总辅导员的专业成长[A];创新在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汇编[C];2006年
4 季苹;;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述评[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5 季苹;;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刘惠林;;关于教育制度创新与变革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7 刘惠林;;关于教育制度创新与变革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8 刘正伟;;论江苏教育近代化[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9 刘正伟;;论江苏教育近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10 刘黎明;;试论斯宾塞的兴趣教育思想[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部副部长 黄荣怀;信息化助力教育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李瑾瑜;让学生真正参与学校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徐启建;王俊:学校变革要以“课堂”为本[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张新艳;网络教育引发教育变革[N];中国航空报;2000年
5 张铁道(北京市教科院副院长、博士);以教育科研推动学校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王琪;真正的教育变革是一个旅程[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操太圣;学校变革中的断裂与继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院长 李瑾瑜邋教授;学校变革从哪里开始[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操太圣;寻找学校变革的领跑者[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秦羽 整理;信息化,教育变革的“催化剂”[N];宁波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平;学校变革视野下校长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春玲;理想的现实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徐书业;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斌贤;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
7 张红霞;在变动中寻求秩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易丽;学校转型中的新文化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立新;当代我国学校内部组织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宁彦锋;教育变革中的教科书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子平;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学校系统整体变革[D];河北大学;2010年
2 罗蕾;“专业荒芜”到“专业自觉”[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雷亮;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对1915-1927年教育变革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娟娟;教师阻抗变革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龚金丹;教育变革过程中教师反思能力成长状态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范敏;学校变革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苏;女校长的领导力[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曾祥霖;学校知识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文林;农村城镇化与学校教育服务功能的拓展[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姜园;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价值取向[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52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152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