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科学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science curriculum,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ers of the comprehensive science curriculu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science curriculum, such as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ideas, the lack of teachers, the lack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the lagging behind of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Construct the content of comprehensive science curriculum, innovate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science course, and realize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comprehensive science course.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分类号】:G423.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潘苏东;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组织结构方式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2 宋凤宁,李一媛,谭静;广西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心理适应性调查及调适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徐红;;新课程背景下科学课程教师角色纵论[J];教学与管理;2007年12期
4 刘儒德;基于问题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5 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6 范雪媛;;从影响因素看课程实施的复杂性[J];科学教育;2008年01期
7 王成全;试论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念、过程和主要方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国凤;;实用型理念:一种深化的新课程改革发展观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周新发,宗琴珍;高校现行教师评价工作中的弊端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李晓峰;殷俊;聂劲松;;影响安徽农村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4 师文慧;;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文化背景下的课程及融合[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刘小粉;杨锐;贾强;王元元;高琴;关宿东;;PBL教学对医学院校本科生高级知识学习能力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李玉波,胡秀芝,杨立杰;白城市初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王工一;;多尔“4R”理论对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王美英;;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王艳红;;高职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王颖;黄希;刘海英;栾玲;范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苏蕊;黄少云;潘春光;;西北地区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与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2 朱莹;贾永兴;;基于网络的问题式学习方法研究[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3 王军武;梁照飞;许如聪;陈权;管小娜;;情境学习理论与实践模式探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黄凯洲;;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历史课程资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俊萍;边琦;李龙;;制定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的理念浅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6 贾天平;;西部地区走进新课程人力资源与课程资源整合初探[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谭丁萍;;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钮小静;;基础教育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费忠;曹峰;;“车文化”活动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探索[A];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沈林;小学数学教师教科书解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8 赵逸庶;高中物理科学探究活动实施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陈荣;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佳;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宫成刚;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宋少婷;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洁静;流行歌曲: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祁海英;农村小学教师在教材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德庆;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亚名;学习兴趣对高一学生地理成绩的影响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凤君;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人性化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6期
2 范树成;综合理科课程的新探索[J];外国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3 陈会昌,,胆增寿,陈建绩;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APAS)的编制及其初步常模[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年03期
4 蓝秀华;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J];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05期
5 曾宁波;关于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方案可接受性问题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琦蕾;;对综合课程实施的思考:教师的困境与出路[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年05期
2 李建利;;浅谈当前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相关的对策[J];新课程(教研);2010年09期
3 赖俊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探索——以山西省曲沃县为例[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潮兴兵;西班牙综合科学课程改革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5 李玉芳;;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亟待加强[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08期
6 蔡培阳;实施综合科学课程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6期
7 潘洪亮;中小学综合科学课程设计的理念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2期
8 张贵华;;走进新课程[J];班主任之友;2003年07期
9 吕燕;;对“课程是事件”的感悟[J];山东教育;2006年Z3期
10 李小红;;论生成性课程事件的捕捉与利用[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述评[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周勇;王存宽;;近代科学课程及其开发范式批判[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黄启后;;“人本”、“和谐”思想在课程领域的与时俱进[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胡平;;摭谈新课程与学校发展[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5 陈婕平;;发现、调整、合作——“生活、学习、做人”课程实施的新策略[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6 赵晓曼;;用心构建和谐乐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7 ;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8 李俐;吴颃琛;;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构建“培养现代人”的教育新体系——无锡市实验幼儿园“生活·学习·做人”课程[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9 吕玉艳;吴志英;;重建课堂教学“知识”观——《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学习内容”新理念的认识[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山东省乳山市第一中学课题组;;学校德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的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成忠 陈科;课程实施必备的能力[N];天津教育报;2010年
2 通讯员 刘建 孙丽;致力教师专业提升 扎实推进课程实施[N];连云港日报;2010年
3 连云港市灌云县龙苴中心小学 陈培康;规范行为抓管理 创新创优求发展[N];今日信息报;2009年
4 江苏省太仓职业教育中心校 朱建清;新瓶岂能装旧酒[N];江苏教育报;2009年
5 青海省湟中县教育局教研室 李积雄;《规划纲要》要为素质教育保驾护航[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苏婷;校本课程:兴趣来源于特色[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山东省教育厅;深化课程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立昌 颜荆京;方法比知识更重要[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天津中学 国赫孚 弭金铃 邢成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体现[N];天津教育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建平;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秀红;我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郝琦蕾;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实施[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洪修;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社会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蒋永贵;初中科学新课程实施的现状、影响因素及环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潘苏东;从分科走向综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高山;普通高中物理模块课程教学实施调查及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杜建群;实践哲学视野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婕;一项国际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上海的实施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红仔;小学英语课程实施现状探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朴昌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沈翰;教师职业倦怠[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唐悦;教师关注与课程实施[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唐福华;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6 徐进;银川市初中英语课程实施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卓鸿;中学历史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苏洁梅;广西崇左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王科辉;阳煤集团职工大学课程设置与实施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毛雪梅;我区蒙古族初级中学新课程实施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50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450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