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大学生经济信心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生涯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9-04-03 08:14
【摘要】:采用经济信心问卷、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贝克焦虑和抑郁量表,对2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大学生经济信心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生涯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可能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经济信心与生涯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抑郁显著负相关,生涯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与焦虑、抑郁显著负相关。大学生经济信心对其主观幸福感和抑郁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在经济信心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在经济信心和抑郁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此外,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传递了经济信心对焦虑的间接影响。
[Abstract]:A total of 237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economic confidence questionnaire, career self-efficacy scale, general subjective happiness scale, Bake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and the effects of economic confidence on their mental health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possible mediating role of career self-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conomic confidence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areer self-efficac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depression. Career self-efficacy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College students' economic confidence has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ir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depression.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self-efficacy plays a part of mediating role between economic confidenc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it plays a complete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economic confidence and depression. In addition,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self-efficacy conveys the indirect influence of economic confidence on anxiet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研究”应急课题重点项目(2009JYJR005) 第四十七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470234)的资助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报告[J];心理科学;2003年05期

2 辛自强,池丽萍;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介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3年02期

3 狄敏,黄希庭,张志杰;试论职业自我效能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源;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测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李志;谢朝晖;;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吴晓雷,冯维;我国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与问题探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向茂甫;王彬;;试论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应用[J];成人教育;2005年12期

5 陈睿,张进辅,郑红兰;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方法述评[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范慧玲;施国春;;择业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探索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15期

7 李燕燕;刘开琼;;孤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8 张孝义;秦金亮;胡卫平;;职业自我效能的价值及其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9 孙宁成;培养女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思考[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林志红;朱锋;;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与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X;张昌娟;;城市公共生活空间求“趣”[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江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期性、发展性及差异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3 方双虎;整合与分化—威廉·詹姆斯与现代心理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勇;西方心理学人文取向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潘孝富;生产型企业员工积极组织行为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海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2 刘荣;中小学教师压力与健康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凌宇;民、普高校大学生幸福感与自我概念、生活事件相关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穆新华;癌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应付方式评估及其相关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6 姜尖;广东高校大学生职业观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陈;高校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8 刘颖;企业员工工作特征与工作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赵淑媛;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晓军;儿童社会行为、同伴关系、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雪丽;王家同;;外语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及其性别差异[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22期

2 时勘,宋照礼,张宏云;下岗职工再就业心理行为及辅导模式研究[J];人类工效学;2001年04期

3 张日f;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其自我测定[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4 王滔,张大均,陈建文;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5期

5 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6 池丽萍,辛自强;家庭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1年03期

7 郑雪,严标宾,邱林;广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在大四学生职业选择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亚真;大学生生涯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铭;;给大学生的忠告[J];新一代;2009年07期

2 闾丘露薇;;我们反省了吗?[J];杂文选刊(中旬版);2009年12期

3 梁文道;;瞧,这就是大学[J];新一代;2009年07期

4 黄群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出路管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2期

5 杨立宝;;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6 王英明;王立会;;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5I模型[J];企业导报;2010年24期

7 胡黎明;;试谈大学生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阅读[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赵倩;;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02期

9 邓红红;;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调适初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彭萍;姚树桥;刘伟伟;;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军;祝蓓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身心效应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丁秀玲;韩力争;冯玉州;;大学生的人格描述与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张兰君;;大学生强迫症状与运动处方干预实验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王平;陶新华;;团体咨询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武青慧;;同伴性教育——当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讨[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6 吕锋;朱孔香;;城乡大学生焦虑及社交焦虑的调查分析[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江雅;黄希庭;;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和焦虑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韩红艳;;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柳春香;;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术 金秋;六成大学生不知自己该干啥[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钟合;大学生“逃单”拷问学子诚信[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陈七三 李伦娥 欧阳鹏飞 张小攀 徐光明;把和谐社会精神送下乡[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记者 陈强;什么影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雪峰 实习生 陈丽;暑期大学生:欲做家教也不易[N];重庆日报;2005年

6 吴应海;大学生的脑子为何“不堪一洗”[N];重庆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孙忠法 仲筏;大学生让心理在七月毕业[N];中国人事报;2005年

8 谢晶晶 林以勤;“是是非非”话打工[N];常州日报;2005年

9 早报评论专栏葛剑雄;为什么大学生一定要住校?[N];东方早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杨艳玲;大学生勤工助学报酬怎么算?[N];大理日报(汉);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7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8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程葵;长沙地区大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53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453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6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