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网络成瘾患者人格特点及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male adolesc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iad) and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factors on their personality. Methods: all subjects (118 male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and 142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tested by Cattell 16 Personality Factor Test using clinical diagnostic criteria of iad. At the same time, the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 and parental rearing style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test Internet addiction. 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extreme value of 16 personality factors in male Internet addic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n-Internet addicted students (P0.05), such as group of music, stability, persistence, self-discipline, and tension factor (P < 0.05), and the percentage of extreme value of tension facto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n-Internet addiction group (P0.05). In addition to intelligence, sensitivity and experimentation, the remaining 13 factor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warmth of the feelings of the father and mother, the punishment of the father, the excessive interference of the father, the punishment of the mother and the intimacy, contradiction, knowledge and culture in the family environmen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histology | r | = 0.184 and 0.377).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motional warmth, intimacy and knowledge culture of father and mother entered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R2, 0.090, 0.142). Conclusion: the personality of male adolesc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is obviously extreme, which is related to family rearing style and family environment, but it is also influenced by other factors such as adolescence and internet addic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陶然;黄秀琴;王吉囡;刘彩谊;张惠敏;肖利军;姚淑敏;;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的制定[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年10期
2 易晓明;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3 黄恩;吕望强;陈建民;俞巧湘;徐晓青;汪丽敏;张载福;陶征;邓丽芳;;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8期
4 王盼;甘怡群;李敏;;高中生电脑游戏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5 彭阳;周世杰;;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6 罗辉萍;彭阳;;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环境、依恋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3期
7 林绚晖,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丹菊;;大学生上网行为与网络成瘾调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柳艳艳;;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关系的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徐国胜;潘利华;夏富生;;合肥市学生网吧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4 薛芳;齐玉龙;张静;;护理专业医学生网络成瘾与生活事件的关系[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5 王琨;郭雪莉;翟巧相;;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综述[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彭海林;;大学生中网络成瘾倾向调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2期
7 刘映海;丹豫晋;;锻炼心理学视角下网络成瘾心理归因及干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8 毕岩;张琳娜;;浅谈大学生上网成瘾的成因及对策[J];沧桑;2010年12期
9 随明明;;国内常用网络成瘾量表的回顾与反思[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10 谭全元;杨放如;;试论在网吧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中利用Mapinfo建立和使用网吧空间数据库[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郑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网行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赵欣;过度使用互联网对大脑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张芝;不同成瘾状态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认知心理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6 刘保卫;互联网对边远地区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D];上海大学;2009年
7 郁洪强;过度使用互联网者的脑电特征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远;青年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纪秋发;对国外网络成瘾失调症研究的略述[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吴小玲;;网络、游戏和网络游戏[J];当代传播;2006年01期
4 雷鸣;陈晓光;刘卫燕;黄培春;;803名广东医学院在校学生网络成瘾状况的调查及人格特征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王立皓,童辉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6 彭阳,唐烈琼;网络游戏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负面影响[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宋一栋;信息社会的青少年家庭教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卓武扬;网络游戏产业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赵双民;加强青少年心理卫生教育迫在眉睫[J];教学与管理;1995年04期
10 黄平;;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形成探微[J];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学兰;李丽珍;黄雪梅;;家庭治疗在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中的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袁睿;;中国孩子为何比国外孩子更易染上网瘾[J];大众心理学;2008年06期
3 杨彦平;胡雁;;网络成瘾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J];大众心理学;2003年09期
4 许书萍;;失败的交易——聆听一位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声[J];大众心理学;2006年03期
5 丁娟;;网络呼叫转移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大众心理学;2008年03期
6 席伟光;安敏;;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刘勤学;方晓义;周楠;;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陶丽;;浅析人格面具理论在青少年社会性发展中的应用[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苑光宗;唐柳;傅文青;孔明;郭玲玲;徐丽华;;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7期
10 黄辉;林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需求分析及干预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宇;;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刺激寻求、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清涛;;广东省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罗小霞;漆昌柱;;儿童青少年网络使用成瘾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曾荣;邹泓;;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功能、社会适应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立花;张妍萃;侯超;;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导致违法犯罪的心理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陈祉妍;高文斌;祝卓宏;刘泽文;高晶;;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的人格特点[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黄海;余莉;;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进展[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朝;;认知疗法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祝卓宏;高文斌;陈祉妍;刘泽文;高晶;;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疗方案的行动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刘泽文;高文斌;陈祉妍;祝卓宏;高晶;;我国网络成瘾类型特点及分类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 恩 邢少红;网络成瘾 是什么困住了中学生[N];金华日报;2005年
2 卫亚莉;网络成瘾——青少年健康的新杀手[N];科学导报;2005年
3 仲崇山;青少年应警惕“网络成瘾”[N];新华日报;2004年
4 庄海红 李自俭 蔡娟;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诊治标准获论证[N];科技日报;2008年
5 庄海红;青少年网络成瘾 将成新病种[N];北京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朱浩;“网络成瘾”被判精神病业内反响不一[N];江苏法制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芦燕娟;网络沉迷 “瘾”之惑[N];山西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程和平;交易成瘾 网购也“疯狂”[N];乐山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磊;携手帮助迷恋网络的孩子[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10 庄海红 李自俭;北京军区总医院推出《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N];解放军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江洪;网络成瘾青少年心理特征及神经递质、微量元素水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周德钊;针刺加耳压治疗网络成瘾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刘军;网络成瘾发生机制的神经影像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郑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网行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何小忠;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D];苏州大学;2005年
6 崔丽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特性与预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代祺;我国城市青少年从众、不从众与反从众消费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9 郑开梅;抑郁症中医证候特征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10 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阳;城市初中生网络成瘾(IAD)的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周英;浅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军;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政府干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胡雯洁;单亲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归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志楠;8~16岁儿童行为自主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欢;中学生“骑马意象”与网络成瘾程度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徐秀云;城市初中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马洁;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9 董颖;暴力网络游戏成瘾与青少年攻击性的相关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10 郭颖;中学生网络成瘾量表的编制及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53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453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