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教育价值取向的大众化及其思想流变——对敦煌蒙书中道德规范与思想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9-08-19 18:41
【摘要】:本文通过对敦煌蒙书中道德规范与思想的考察,探讨了其大众化倾向的生成背景、思想的流变。在敦煌蒙书中,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内在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育之中,表现出极强的大众化的特质。日常社会生活作为道德的"基础事实"和道德教育的鲜活场景与道德"一体"存在于现实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当时的人们进行着道德规训和教化。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moral norms and ideas in Dunhuang Mongolian book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its popular tendency and the evolution of its thoughts. In Dunhuang Mongolian books, moral education, as an internal thought of education, runs through the whole education and shows a strong popular characteristic. Daily social life, as the "basic fact" of morality and the fresh scene and moral "integ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exists in reality, and carries on the moral discipline and instruction to the people at that time in this process.
【作者单位】: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项目批准号:2009JJD770020)
【分类号】:G4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秀清;浅淡唐、宋时期敦煌地区的学生生活──以学郎诗和学郎题记为中心[J];敦煌研究;1999年04期

2 杨秀清;;社会生活的常识、经验与规则及其思想史意义——以唐宋时期敦煌地区为中心[J];敦煌研究;2006年04期

3 赵楠;;从敦煌遗书看唐代庶民教育[J];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欣;新刊俄藏敦煌文献研读札记[J];敦煌学辑刊;2004年01期

2 张新朋;;若干新认定《千字文》写卷叙录及缀合研究[J];敦煌学辑刊;2008年01期

3 陆庆夫;;贞观故事有佚篇——对俄藏Дх11656号文书的研究[J];敦煌学辑刊;2008年04期

4 马翼虹;从敦煌遗书《谨案二十五等人图》看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J];敦煌研究;2005年05期

5 赵跟喜;;敦煌唐宋时期的女子教育初探[J];敦煌研究;2006年02期

6 陈逸平;;唐宋时期敦煌大众的历史知识[J];敦煌研究;2006年02期

7 杨秀清;;社会生活的常识、经验与规则及其思想史意义——以唐宋时期敦煌地区为中心[J];敦煌研究;2006年04期

8 陈大为;;论敦煌净土寺对归义军政权承担的世俗义务(二)[J];敦煌研究;2006年05期

9 李润强;;从敦煌户籍文献考察妇女归宗对唐代家庭的影响[J];敦煌研究;2007年01期

10 谢晓春;;敦煌蒙书编撰的平民化倾向及其价值体现[J];敦煌研究;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炳林;屈直敏;;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教团的道德观念初探[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2 曲小萌;包铭新;;敦煌文书与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研究[A];百年敦煌文献整理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沙梅真;敦煌本《类林》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祁晓庆;敦煌归义军社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陈大为;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顾月琴;日常生活变迁中的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贺兰;当代中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袁仁智;敦煌吐鲁番医药卷子校勘及其文献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朱大星;敦煌本《老子》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栗志亮;唐代女子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晶;敦煌写本蒙书《孔子备问书》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秀立;唐代孝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韩鹏;敦煌写本《法门名义集》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张波;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家庭教育[D];兰州大学;2011年

6 周鸿承;唐代中韩日士宦食事交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孙红;唐代妇女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江岚;晚唐五代宋初敦煌尼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任立敏;中国古代童蒙读物中的科技教育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小茹;王应麟《急就篇补注》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正宇;敦煌学郎题记辑注[J];敦煌学辑刊;1987年01期

2 张鸿勋;敦煌本《孔子项嫭相问书》研究[J];敦煌研究;1985年02期

3 李正宇;敦煌傩散论[J];敦煌研究;1993年02期

4 张锡厚;敦煌本《咏孝经十八章》补校[J];敦煌研究;2005年02期

5 郑萍;村落视野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J];读书;2005年07期

6 姚崇新;唐代西州的官学——唐代西州的教育(之一)[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姚崇新;唐代西州的私学与教材——唐代西州的教育之二[J];西域研究;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银城;素质教育: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变革[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李娟;;从师生关系看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9年Z1期

3 王楠;缪凌云;;浅议我国现行教育价值取向[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2期

4 周三红;黄明凤;;试论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关系[J];网络财富;2009年22期

5 邓银城;素质教育产生的深刻变化是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变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4期

6 刘志春;浅析教育价值取向与教育评价[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喻本伐,但昭彬;素质教育价值取向论[J];教育评论;2002年03期

8 桂建生;论教育价值取向的确立[J];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04期

9 俎媛媛;论知识观的演变与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蔡中宏;中西教育价值取向嬗变的考察与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琳;;众手浇开德育花[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2 张华;;学校道德教育如何摆脱困境[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3 罗平;;道德层次认知的偏差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和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冯琳;;浅议如何进一步提升师德教育水准问题[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 孙卫贵;;“三结合”教育之首要任务谈[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6 栾传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简论[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7 栾传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简论[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8 梁为楫;;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工作座谈会暨第三届研讨会上的讲话[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9 桑逢文;;加强领导是深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关键[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10 陈宏武;胡学骏;;关于网络环境下文明道德建设与教育的探讨[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力争;德育就是“传染”[N];宁夏日报;2006年

2 曹有云;理念的转变与重建[N];青海日报;2003年

3 记者 柯进;未来人才需具备6种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吴越;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时[N];天津教育报;2011年

5 黄州中学 王克刚;教育源自尊重[N];黄冈日报;2010年

6 中国新闻学院教授、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 郑保卫;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N];中华新闻报;2002年

7 赵志疆;规范师德不如提高门槛[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赵志疆;考试制度改革:在“务实”与“务虚”之间[N];工人日报;2007年

9 凉州区柏树乡学区 王建林;对构建和谐学校的几点思考[N];武威日报;2006年

10 王静;教育根植于爱[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洪高;从仁爱到正义:中国道德教育核心价值的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胡之骐;公共领域中的师生教育话语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卢艳红;论关注意义的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唐本钰;学校教育中的道德价值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伟言;当代中国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于洪燕;中国传统“道德”内涵的现代解读与转换[D];西南大学;2010年

8 杨婷;榜样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茜;两元制: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一种模式[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伊梅;新形势下的“师爱”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颖盾;论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卫东;当代中国教育主导价值取向的考察与反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罗德红;研究性学习课程及其实施障碍与策略[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家铣;从规范世界到意义世界[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何琴;交往行为理论与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魏筠;学校道德信仰教育的缺失与重塑[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籍莹;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韩俊卿;网络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28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528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4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