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依恋风格与信息可识别性对大学生捐赠意愿的影响
【图文】:
图4-1依恋焦虑与可识别性对捐赠意愿交互作用分析逡逑对依恋焦虑与可识别性进行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高依恋焦虑组的逡逑,不同识别情境下被试的捐赠意愿差异显著,F=11.65,邋/K0.01。可识别情境逡逑试的捐赠意愿显著高于不可识别情境下的捐赠意愿。对低依恋焦虑组的被试
4研宄二a成人依恋风格倾向与求助者信息可识别性对捐赠意愿的影响逦逡逑高于不可识别情境下被试的捐赠意愿(AM.64)。依恋回避主效应显著逡逑(l,142)=13.01,/?<0.01,/^=.15,低依恋回避组被试的捐赠意愿(A<^5.60)显著高逡逑高依恋回避组被试的捐赠意愿(A/=4.35)。依恋回避与可识别性对捐赠意愿的交逡逑效应不显著邋F(l,142)=.49,邋p=0.48,邋f=.007。逡逑表4-5依恋回避与可识别性对捐赠意愿交互作用分析逦逡逑变异源逦SS逦df逦MS逦F逦rj2逡逑依恋回避逦29.5逦1逦29.5逦13.01**逦0.15逡逑可识别性逦8.49逦1逦8.49逦3.73t逦0.05逡逑恋回避x可识别性逦1.12逦1逦1_12逦049逦0.007逡逑:V<0.1,邋*产0.05,邋**/K0.01,邋***/X0.001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淑芬;袁萌;孙琳;林崇德;;共情倾向与受害者可识别性对大学生捐款意愿的影响:共情反应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5年04期
2 蒋晶;;影响我国个人捐赠者捐赠决策过程的心理机制——基于情感适应理论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年06期
3 李彩娜;石鑫欣;黄凤;马婧;;安全依恋的概念、机制与功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 谢晔;周军;;情绪和框架效应对个体捐赠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12年04期
5 定险峰;易晓明;;群体灾难下的慈善捐赠-共情的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6 魏勇刚;王子鉴;李红;;主观价值判断对学前儿童捐赠行为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陈勤;陈毅文;;慈善组织社会营销与个人公益消费动机研究综述[J];人类工效学;2007年01期
8 冯建英;穆维松;傅泽田;;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11期
9 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年03期
10 俞国良;社会认知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邓彤彤;感戴与大学生捐赠意愿的关系:网络社会支持和移情的中介作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2 孙颖;安全依恋对无意识目标追求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柏琴;受益人责任在道德认同影响捐赠行为中的作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4 陈晓东;微公益事项属性对个人捐赠者捐赠意愿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拓瑞;安全依恋对人际信任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孙琳;共情与受害者识别性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情绪的中介作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7 张姿;成人创造性问题解决的依恋安全启动效应[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敏;风险情境下的助人行为:依恋的作用及其机制[D];宁波大学;2013年
9 朱睿;非营利组织品牌形象对个人捐赠者捐赠意愿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91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591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