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乡村教师如何回应教育改革:一项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11:33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乡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一直相对滞后。身处教育改革时代,作为支撑和建设乡村教育的主力军,乡村教师如何看待和回应教育改革既影响着改革的成效,也影响到他们自身的生活和专业发展情况。本研究以一位乡村教师为个案,关注乡村教师与其经历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之间的“互动”过程。本研究试图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乡村教师是如何回应其经历的教育改革的?具体来说,这一核心问题包括两个子问题:第一,何种教育改革对乡村教师产生了较大影响?第二,作为行动者的乡村教师采取了何种策略来应对所经历的教育改革?本研究选择了一位从教30余年的乡村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个案研究、教育叙事研究和个人生活史研究的方法,采用深度访谈、个人自传、文献和实物收集等方法搜集资料,从“质”的方面对研究对象与教育改革的“互动”过程进行“深描”,挖掘教育改革对乡村教师的影响,以及乡村教师对教育改革的回应。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对乡村教师产生较大影响的教育改革有两方面的特点,其一是具有硬性的外部制约,其二是与乡村教师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第二,当教育改革中行政力量较大,且改革切合实际时,乡村教师倾向于采用忠实执行的策略回应教育改革,如教师聘请制改革。第三,当教育改革中行政力量较大,且改革不切合实际时,乡村教师倾向于采用被迫遵从的策略回应教育改革,如D县素质教育改革。第四,当教育改革中行政力量较小,且改革不切合实际时,乡村教师倾向于采用表面应付的策略回应教育改革,如D县新课程改革。本研究的结论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并非所有的教育改革都可以在乡村教师层面上得到恰当地施行,脱离实际的改革常常受到乡村教师多种形式的抵制和反抗。第二,乡村教师抵制教育改革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改革缺乏对乡村教师切身利益的考量,另一方面在于改革脱离乡村教育的实际,不具备施行的条件。第三,富有成效的乡村教育改革,需要行政力量的支持、切合乡村教育的实际、改革本身科学有效、关涉乡村教师的切身利益等多重条件保障。
【图文】:

正门,老师,民办教师,学校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从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期望和对教学的热爱选择,从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需要很多条件,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轻教师,W 老师虽然多次工作成绩突出,但由于教龄短,多次在此过程中,他甚至想到过投笔从戎,但由于种种原因未果。直W 老师终于等到了“转正”的机会,他再一次以全乡第一名的成 HM 师范学校,到毕业的时候,W 老师已经是一名“正式”的人,他先后在周围 6 所村庄的学校中担任小学教师,楠村小学是其,也是他服务时间最长的一所学校,,W 老师已经在这所小学任2 为楠村小学的正门)。

民办教师,老师,证书


对考核合格者发给合格证件;对考核不合格者,根据不培训,或予调离教学岗位。11986 年 12 月 1 日,国家教委、劳动人事委《关于下达 1986 年从中小学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专项劳动指中明确提出:“今后,各地一律不得再吸收新民办教师,如果发现擅须坚决清退。”2至此,国家层面正式关闭了民办教师的入口,而在此地区已经通过关、招、转、辞等方式整顿民办教师队伍。事实上,W 老师是 S 省最后一批招收的民办教师,如果初中毕业的 W此次机会,基本上他就没有机会走上教师之路了。S 省教育厅于 19《关于制止新招收民办教师的通知》,此后不再招收新的民办教师, 年 9 月底之前的民办教师进行了登记,只有通过登记造册并发放民的人员,才属于民办教师的管理范围。否则不能认定为民办教师而应。根据 W 老师的回忆:“我干的时候正很幸运……尽管是 9 月份干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5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涛;杨兆山;;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教师阻力”问题及其破解[J];现代教育管理;2015年06期

2 高盼望;徐继存;;论新型城镇化中乡村教师的文化转型[J];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02期

3 龙宝新;;论教育改革的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3期

4 周洪新;徐继存;;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的乡村文化危机与反思[J];理论学刊;2014年09期

5 曲铁华;樊涛;;历史视角下“农村教育”含义辨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6 陈华仔;黄双柳;;“磨盘”中的乡村教师自我的丢失[J];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11期

7 杨聚鹏;苏君阳;;教育改革的本质:教育改革的特征及类别[J];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01期

8 唐松林;丁璐;;论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知识分子身份的式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9 葛春;夏正宝;;弱者的“日常反抗”及其农村教师的适用性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S1期

10 张新海;;农村课程改革十年:问题、成因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盼望;民国时期乡村教师的生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莹莹;我国农村教师生活史研究(1949-2013)[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王献玲;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99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599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f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