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视野下桂林市义务教育的内涵式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诗亚;;共生教育论: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1期
2 鲁洁;转型期中国道德教育面临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3 楼世洲;宁业勤;;学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准则的构建[J];教育科学;2009年01期
4 杨小微;;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路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05期
5 洪黎民;共生概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年04期
6 关松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6期
7 吴飞驰;关于共生理念的思考[J];哲学动态;2000年06期
8 孟繁华;;和谐共生:素质教育的哲学观——学习顾明远教育思想的体会[J];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桂蓉;;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之我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2期
2 姜述君;朱丹;戴凌燕;姜丹;;合作学习方式对植物学学习绩效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3期
3 张蕾;关于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若干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4 李瑞芳;;论课堂教学改革[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尹康平;师专课程改革的调查与思考[J];保山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6 王志彦;;对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2期
7 王国超;郑传春;;关于“德育”与“道德教育”关系之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冉力;;隐性课程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其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9 熊庆敏;;幼儿师范钢琴教学实践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李新坚;;贺开山区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归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潘艺林;论高等教育的批判功能[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任丹凤;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军;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历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燕;共生教育论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万俊人;现代社会道德合理性基础论证──兼及中国现代化运作中的道德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2 张志勇;教育的区域差距与政策选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范国睿;李树峰;;内涵发展: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趋向[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07期
4 刘放桐;西方哲学近现代转型与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变更──对个体本位和个人主义的超越[J];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冬莲;;共生理论下的企业跨行业合作营销分析[J];太原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汪仕凯;;民主化的制度基础:一个文献理解与逻辑重构[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3 曲家林;黄新峰;曹原;;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的SWOT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冯艳滨;李鑫;;大山包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人鹤共生模式演化分析[J];旅游研究;2011年02期
5 王连伟;;海西建设背景下的区域公共管理机制创新——基于共生网络治理理论的分析视角[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6 罗跃军;;论“三型校园”的内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8期
7 何海斌;王荣林;;共生理论视阈中长治市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纪金雄;;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共生机制研究——以武夷山下梅村为例[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陈秀珍;;多措并举 打造“乐教善教”的教师队伍[J];中小学管理;2011年07期
10 杨小云;黄元国;谢燕;孙意远;;浅议多校区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学资源配置的优化[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光华;王怀明;;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战略绩效评价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2 徐光华;唐子n,
本文编号:2646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646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