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教育帮扶:资源下乡与机会竞争

发布时间:2021-01-05 05:55
  "扶贫先扶智"是教育扶贫的基础,教育帮扶是缓解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重要策略。研究以高校对城镇薄弱中学进行的教育帮扶活动为抓手,采用"过程-事件"分析框架,对教育帮扶名单的诞生过程进行了"深描",藉由再生产理论透视教育帮扶活动过程中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向,勾勒出学生群体中被强化的"区隔"。研究发现,教育帮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适度均衡化,但同时也带来了隐性的稀缺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竞争问题,在教育帮扶带来的机会竞争过程中需要避免非正式权力的运作,突显精准教育扶贫的作用。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2020年05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教育帮扶:资源下乡与机会竞争


帮扶名单

优质教育资源,学生,团队,中学


S大学学生对农村薄弱学校T中学进行教育帮扶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为期一周,主要开展一系列教育交流与教学活动(具体内容见图1)。帮扶团队的成员依据专业结构和专业特点以及大学生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表现选拔产生,主要是以卓越教师培养为主教育专业的大学二年级与三年级本科生构成,14个成员中女生占据10人。相比于普通学科教学专业的学生,卓越班的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具有可跨学科的优势。虽然,他们在专业知识结构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知识结构差异较大,但这恰好可以弥补基础教育薄弱学校的学生在艺术素养、科学素养等跨学科素养上培育的教育资源限制。此次教育帮扶活动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汉字橡皮章刻字、前沿科技分析和读书交流等互动活动给T中学的学生分享优质教育资源,使他们的眼界得以开阔,综合素养得到发展。此次教育帮扶活动受限于团队规模,参加学生人数有限,T中学内部进行了帮扶学生的选拔,帮扶团队并未参与这一过程。T中学提供的帮扶名单(具体内容见图2)上具体呈现了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在班级、家庭地址以及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可以看出,这些学生是经过严格筛选后才有资格参加此次教育帮扶活动。教育帮扶设置的初衷是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分配让“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再稀缺,但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帮扶团队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再一次成为了学校内部的稀缺资源。这次教育帮扶活动中,帮扶名单诞生是整个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对这一“关键事件”及相关其它事件进行深层挖掘,才能“将研究的对象由静态的结构转向由若干事件所构成的动态过程,并将过程看作是一种独立的解释变项或解释源泉”[9]。为了平衡优质教育资源而进行的教育帮扶活动,在实践中成为一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另类竞争。图2 帮扶名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结构性教育贫困的再生产逻辑及其破解——基于云南少数民族山区一个贫困村的案例研究[J]. 高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2]教育扶贫与社会分层:兼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能性[J]. 史志乐.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04)
[3]近年来我国教育扶贫研究综述[J]. 魏茂琳,谷生然.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9(01)
[4]教育精准扶贫运行机制的构建[J]. 张家军,唐敏.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25)
[5]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基于中南民族大学在武陵山片区的扶贫案例[J]. 李俊杰,李晓鹏.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1)
[6]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再审思[J]. 吴康宁.  教育研究. 2016(08)
[7]从伯恩斯坦的符码理论谈学校教育的再生产本性[J]. 周旻.  外国教育研究. 2016(04)
[8]我国教育代际传递的城乡差异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J]. 孙永强,颜燕.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9]从福柯的知识权力论来看学校教育[J]. 何璇.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10]大众高等教育再认识:农家子弟还能从中获得什么?[J]. 刘云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博士论文
[1]社会资本对学生自主性的影响[D]. Purnama Syae Purrohman(斐力).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 李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3]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 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治理视野下的中小学校长权力研究[D]. 卢正天.华东师范大学 2016
[2]农村贫困女大学生社会关系网络个案研究[D]. 马梅芳.中央民族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58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958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9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