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从“国际教育政策论坛”到“全球教育治理参与者”——经合组织在教育领域的角色流变

发布时间:2021-01-05 12:17
  经合组织虽形成于经济领域,但教育在其议程中长期占有一席之地,且在过去的数十年里逐渐获得了主流地位。与此同时,该组织在教育领域也扮演起越来越具有规范性的角色,逐步由一个成员国交流意见、经验的国际教育政策论坛演变为一个全球教育治理参与者。这种新角色的形成与实现植根于三重理性合法权威:技术专业至上的组织文化赋予其专家权威,并使其治理参与者角色合理化;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代表、国际社会普世价值观捍卫者形象赋予其道义性权威,并使其治理参与者角色合情化;最终因"合情合理",获得国家政府的正式授权,实现合法化。但是,经合组织成为全球教育治理参与者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美、法等大国通过国际组织对外输出本国政治辩论的非预期结果。 

【文章来源】:教育学报. 2020年05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经合组织及其前身介入教育事务的历史背景
    (一)应对科技人才短缺:欧洲经合组织在教育领域的初探
    (二)与经济增长有关的教育规划:经合组织在教育领域的早期实践
二、经合组织教育职能的形成与发展
    (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场组织整改运动
    (二)教育职能的拓展与全球教育治理参与者角色的形成
三、经合组织全球教育治理参与者角色的权威基础
    (一)授权性权威使之合法
    (二)道义性权威使之合情
    (三)专家权威使之合理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分析及批判[J]. 丁瑞常.  比较教育研究. 2020(06)
[2]经合组织国际教育指标的演变及其全球教育治理功能[J]. 丁瑞常.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9(05)
[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权力与机制[J]. 丁瑞常.  教育研究. 2019(07)
[4]全球教育治理渗透:OECD教育政策的目的——基于PISA测试文献的批判性分析[J]. 马健生,蔡娟.  比较教育研究. 2019(02)
[5]人文主义与工具理性的张力:国际组织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价值导向和政策实践[J]. 沈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01)
[6]国际教育规则与全球教育治理[J]. 王晓辉,谷小燕,翁绮睿.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2(01)
[7]政治、权力与国际组织的病征[J]. 迈克尔·巴内特,玛莎·芬尼摩尔,刘东.  国际论坛. 2001(06)



本文编号:2958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958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d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