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人员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1 21:10
本文关键词:高校管理人员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主观幸福感是指以个体的主观判断为标准界定的幸福,即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出的综合性评价。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 高等院校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在高等院校的各项工作中,管理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决定管理人员在高校的改革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及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管理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他们面临着岗位考核、教学评估、职务评选、生活负担、上升空间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其本身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 为此,本文对高校管理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进而形成改善管理人员主观幸福感的对策,使其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引导他们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研究采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迪勒尔Diener等人(1985)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问卷(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以及我国苗元江博士的《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附录中的综合幸福问卷,随机选取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管理人员共189名,对其主观幸福感进行分析研究。 论文首先介绍了主观幸福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对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和相关理论,其次结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其中,管理人员主观幸福感指数为3.72,处于中等水平,在年龄、性别、职务、婚姻四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其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的影响:不同年龄的管理人员在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三个维度上呈明显差异;不同性别的管理人员主观幸福感无明显差别;副处级(包括副高职称)管理人员的生活满意度最低,正处级(包括正高职称)管理人员的消极情绪体验最高;已婚的管理人员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方面都高于未婚管理人员,其消极情绪体验比未婚管理人员更低。然后将管理人员主观幸福感与收入情况、工作现状、人际关系、家庭生活、居住环境、健康状况、心理状态、事业预期目标、生活预期目标等9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结合管理人员主观幸福感的实际情况,在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管理人员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高校管理人员 生活满意度 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G647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1章 绪论12-19
- 1.1 研究背景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3 主观幸福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3.1 国外研究状况13-14
- 1.3.2 国内研究状况14-16
- 1.4 现有研究不足16
- 1.5 本课题研究方法16-17
- 1.5.1 文献法16-17
- 1.5.2 问卷调查法17
- 1.5.3 比较分析法17
- 1.5.4 多学科研究法17
- 1.6 本课题的创新与不足17-19
- 1.6.1 创新之处17-18
- 1.6.2 不足之处18-19
- 第2章 主观幸福感概述19-23
- 2.1 主观幸福感的内涵与特点19-23
- 2.1.1 主观幸福感的内涵19
- 2.1.2 主观幸福感的特点19-20
- 2.1.3 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理论20-23
- 第3章 高校管理人员主观幸福感状况23-35
- 3.1 研究对象及其范围界定23
- 3.1.1 研究对象23
- 3.1.2 高校管理人员范围的界定23
- 3.2 研究取样23
- 3.3 问卷的选择23
- 3.4 高校管理人员主观幸福感研究结果分析23-35
- 3.4.1 高校管理人员主观幸福感的总体评价24-26
- 3.4.2 高校管理人员主观幸福感的比较分析26-35
- 第4章 提高高校管理人员主观幸福感的策略35-42
- 4.1 高校要贯彻“以人为本”,重视和关怀管理人员35-37
- 4.1.1 发掘管理人员创造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35
- 4.1.2 增加沟通交流的有效性,建立和谐的关系氛围35-36
- 4.1.3 增加培训学习和进修的机会36
- 4.1.4 重视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36-37
- 4.2 推动自我超越,完善职业价值观37-39
- 4.2.1 高校管理人员要提升价值观37-38
- 4.2.2 提升自我能力和理论水平38
- 4.2.3 坚持锻炼,降低不良情绪38-39
- 4.3 增建人际网络,提高社会地位39-42
- 4.3.1 提升高校管理人员社会地位39-40
- 4.3.2 提升社会信任度40
- 4.3.3 要对高校管理人员持合理的期望40-42
- 结论42-44
- 附录 高校管理人员现状调查表44-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元江,余嘉元;跨文化视野中的主观幸福感[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2 赵立涛;;探析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4期
3 王俊杰;试析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心理特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檀传宝;论教师的幸福[J];教育科学;2002年01期
5 邢占军,黄立清;西方哲学史上的两种主要幸福观与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J];理论探讨;2004年01期
6 苗元江,余嘉元;幸福感:生活质量研究的新视角[J];新视野;2003年04期
7 徐富明,申继亮;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8 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报告[J];心理科学;2003年05期
9 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年04期
10 周作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吉;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高校管理人员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9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39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