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教育信息化观念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3 09:53
从历史演进角度把握我国政府教育信息化观念演变的现状与规律,对科学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成就,作好今后教育信息化规划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以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教育信息化政策为数据源,采用文本分析技术统计了不同时代政策文本蕴含的教育信息化观念聚焦词并进行秩和检验,结果发现:我国政府的教育信息化观念在持续转变,整体呈现出从严格管控模式向科学管理、依法行政、服务行政模式的过渡;在价值诉求上,呈现出从"成事"向"成人"的价值取向转变;在工具哲学上,呈现出从依赖刚性政策工具向使用柔性政策工具转变;在绩效理念上,呈现出从将行政相对人看作"理性人"向"自我实现人"转变。未来,我国政府在推进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过程中应保持并加速这些转型趋势。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20,41(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政策话语聚焦词蕴含的政府教育信息化观念演变趋势
从三个时代的秩和检验结果看,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语词使用显示出了明显的规律性。为更直观地展示秩和检验结果所揭示出的规律性,本研究在直角坐标系中以描点构图的方式对各时代聚焦词汇进行了处理。图1中,依照主聚焦词和副聚焦词所构成短语的感情色彩强度、语义内容区别,以“管理”作为坐标原点,搭建了一个以政府干预程度为Y轴、以年代为X轴的政府教育信息化观念演变象限图。“管理”作为一个中性意味的动词,既不偏向政府全能主义的控制性追求,也不偏向无政府主义的完全自治追求,它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一个理论基点,可将“管理”作为政府教育信息化观念演变的坐标原点。以原点为起点一直到“极权”为负坐标,表示政府干预程度愈发增强。极权是一种政治学上的术语,用来描述一个对社会有着绝对权威并尽一切可能谋求控制公众与私人生活的国家之政治制度[21],它不仅要控制所有的经济、政治事务,还竭力控制人民的意见、价值和信仰[22]。可以说,“极权”是政府权力所能实现的趋向最大化的值。如果说“极权”是政府干预所能及的最高形态,那“自治”则是政府干预程度最低的社会形态,所以,本文将“自治”作为纵坐标的极大值。从原点到极大值和极小值之间,我们又分别设定了两个与“管理”距离为1个单位的词汇“依法”和“控制”。在确定了坐标系的值域之后,本文将3个时代主聚焦词与副聚焦词构成的短语,按照其与极大值、+1、原点、-1、极小值的感情色彩和语义内容距离进行了模拟,进而形成了图1中的散点布局。(一)整体而言,我国政府的教育信息化观念呈现为从传统的管控模式向科学管理、依法行政、服务行政模式的逐步转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特征与展望[J]. 张国强,薛一馨.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8)
[2]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演进(1989—2016年)研究[J]. 钟志贤,曾睿,张晓梅.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9)
[3]从“成事”到“成人”: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价值走向新趋势[J]. 李亚楠.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31)
[4]我国高等教育政策文本定量分析——以政策工具为视角[J]. 李科利,梁丽芝. 中国高教研究. 2015(08)
[5]极权主义与虚无主义:阿伦特基于存在立场的思考[J]. 涂瀛. 山东社会科学. 2014(08)
[6]我国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政策二十年(1993—2013年)——以政策文本阐释为视角[J]. 张虹. 电化教育研究. 2013(08)
[7]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工具分析[J]. 张端鸿,刘虹. 复旦教育论坛. 2013(01)
[8]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11(01)
[9]试论作为积极人性假设的自我实现人——管理学视域中马斯洛自我实现人思想价值之揭示[J]. 李培挺. 科学与管理. 2010(02)
[10]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探讨[J]. 祁型雨.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博士论文
[1]观念、制度与利益:集体行动的发生基础研究[D]. 陈平.中共中央党校 2016
本文编号:3492811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20,41(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政策话语聚焦词蕴含的政府教育信息化观念演变趋势
从三个时代的秩和检验结果看,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语词使用显示出了明显的规律性。为更直观地展示秩和检验结果所揭示出的规律性,本研究在直角坐标系中以描点构图的方式对各时代聚焦词汇进行了处理。图1中,依照主聚焦词和副聚焦词所构成短语的感情色彩强度、语义内容区别,以“管理”作为坐标原点,搭建了一个以政府干预程度为Y轴、以年代为X轴的政府教育信息化观念演变象限图。“管理”作为一个中性意味的动词,既不偏向政府全能主义的控制性追求,也不偏向无政府主义的完全自治追求,它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一个理论基点,可将“管理”作为政府教育信息化观念演变的坐标原点。以原点为起点一直到“极权”为负坐标,表示政府干预程度愈发增强。极权是一种政治学上的术语,用来描述一个对社会有着绝对权威并尽一切可能谋求控制公众与私人生活的国家之政治制度[21],它不仅要控制所有的经济、政治事务,还竭力控制人民的意见、价值和信仰[22]。可以说,“极权”是政府权力所能实现的趋向最大化的值。如果说“极权”是政府干预所能及的最高形态,那“自治”则是政府干预程度最低的社会形态,所以,本文将“自治”作为纵坐标的极大值。从原点到极大值和极小值之间,我们又分别设定了两个与“管理”距离为1个单位的词汇“依法”和“控制”。在确定了坐标系的值域之后,本文将3个时代主聚焦词与副聚焦词构成的短语,按照其与极大值、+1、原点、-1、极小值的感情色彩和语义内容距离进行了模拟,进而形成了图1中的散点布局。(一)整体而言,我国政府的教育信息化观念呈现为从传统的管控模式向科学管理、依法行政、服务行政模式的逐步转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特征与展望[J]. 张国强,薛一馨.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8)
[2]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演进(1989—2016年)研究[J]. 钟志贤,曾睿,张晓梅.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9)
[3]从“成事”到“成人”: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价值走向新趋势[J]. 李亚楠.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31)
[4]我国高等教育政策文本定量分析——以政策工具为视角[J]. 李科利,梁丽芝. 中国高教研究. 2015(08)
[5]极权主义与虚无主义:阿伦特基于存在立场的思考[J]. 涂瀛. 山东社会科学. 2014(08)
[6]我国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政策二十年(1993—2013年)——以政策文本阐释为视角[J]. 张虹. 电化教育研究. 2013(08)
[7]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工具分析[J]. 张端鸿,刘虹. 复旦教育论坛. 2013(01)
[8]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11(01)
[9]试论作为积极人性假设的自我实现人——管理学视域中马斯洛自我实现人思想价值之揭示[J]. 李培挺. 科学与管理. 2010(02)
[10]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探讨[J]. 祁型雨.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博士论文
[1]观念、制度与利益:集体行动的发生基础研究[D]. 陈平.中共中央党校 2016
本文编号:3492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492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