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理论及干预方法
本文关键词:职业倦怠理论及干预方法
【摘要】:职业倦怠不仅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工作态度,而且对于倦怠者与组织内部各种关系、倦怠者所在组织的绩效都有不良影响。文章介绍了职业倦怠研究的理论和模式,分析了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探讨了职业倦怠的干预方法。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职业倦怠 理论 干预方法
【分类号】:G443
【正文快照】: 职业倦怠是人们在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工作过程中逐渐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失去兴致,提不起精神,缺乏个人创造性和主动性,只是将工作当作一种习惯进行延续。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师克里斯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为“企业睡人”。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晶;吴均林;;工作倦怠理论与研究展望[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9期
2 李海燕;;应对社会服务机构中“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J];社会福利;2006年01期
3 包艳;;工作倦怠成因的组织社会学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5期
4 唐莉;赵玉芳;;国外职业倦怠研究的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02期
5 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J];心理科学;2003年03期
6 唐昕辉,李君春,耿文秀;国外工作倦怠观的理论探索[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7 卞冉,龙立荣;工作倦怠的理论研究及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8 王瑜;组织支持理论对我国职业倦怠干预研究的启示[J];职业与健康;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宁波;邢颖;;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1期
2 郑满利;;教师工作倦怠问题原因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2期
3 李国红;王力男;;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编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吴春成;;南通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倦怠现象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2年04期
5 于涌,张积宾;科技期刊编辑人员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J];编辑学报;2004年06期
6 石研;;新闻工作者职业压力及应对策略[J];今传媒;2007年03期
7 丁俊兰;;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J];滨州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刘焕君;王丽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4期
9 郝玉娟;;职业倦怠——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10 李永鑫,张阔,赵国祥;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薛祖梅;殷小川;向艳;;竞技体育教练员职业倦怠量表编制的初步构想[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张力为;林岭;;运动性心理疲劳研究进展[A];2006-2007体育科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华;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工作变动流入的卫生技术人员工作状况综合评价[D];山东大学;2011年
3 石蕾;知识型员工职业倦怠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李永鑫;三种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蔡传明;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章震宇;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胡春雨;体质与情志致病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韦雪艳;基于交互作用的民营企业家压力应对策略与倦怠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陈晶;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医护人员职业耗竭风险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陈薇静;基于情绪视角的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华;竞技武术套路一线教练员最佳执教年限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李占立;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与工作倦怠:时间管理倾向调节作用[D];苏州大学;2010年
3 刘蓓;连云港市中专生学习倦怠现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李丽华;连云港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5 罗助年;广州安费诺公司超产奖励计划的诊断与优化[D];兰州大学;2010年
6 戴喜梅;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郑传现;高职教师倦怠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魏红;80后大学毕业生工作倦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莫合德斯·斯依提;新疆护理专职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与工作压力关系的调查与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10 童亮;广东电网公司公关从业人员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靖;枯竭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张燕;马剑虹;;工作倦怠理论模型和相应干预措施[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3 李永鑫;张阔;;投入:工作倦怠研究的新视角[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4 曾玲娟,伍新春;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贾晓燕;朱永新;;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研究现状[J];现代医院;2006年04期
6 卞冉,龙立荣;工作倦怠的理论与测量[J];人类工效学;2004年01期
7 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J];心理科学;2003年03期
8 郭思,钟建安;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9 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年05期
10 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永鑫;三种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丽雪;“四人帮”怎样歪曲理论的反作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7年07期
2 张兰芬;《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方法刍议[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4年06期
3 徐杰舜;;海洋文化理论构架简论[J];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4 熊志翔,康宏;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5 唐德海;教育产业论的逻辑起点[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6 孙广宇,马福芹;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7 双艳珍;理论的简单性与理论简单性原则[J];晋阳学刊;1999年05期
8 张志敏;试论邓小平的依靠力量理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张秀英;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10 陈琦;关于我国体育教学理论创新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孝;王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6例临床观察和干预方法(摘要)[A];中国优生科学协会2004年优生科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徐志刚;秦建国;;眩晕症因及调治[A];第三届中和亚健康论坛暨2009·亚健康产业展览会论文集[C];2009年
3 于靓;;考试焦虑的理论模型发展[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荣庆;;绿色营销:国内研究述评[A];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季娇;刘晓梅;;嫉妒心理研究综述[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周良墉;;环面蜗杆理论与技术的创新[A];第十届粤港机电工程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梁天培教授纪念会文集[C];2008年
7 陈海华;陈松;;创新集群的相关研究及进展[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8 蒋世芬;;营养干预策略初探[A];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居民膳食与营养状况变迁论文集[C];2005年
9 蒋卫东;;知识管理论[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加林;曹晋芳;文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任重而道远[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莉;洗手关乎生命[N];中国妇女报;2009年
2 ;拒绝死神的邀请[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葆晨辉;拒绝顺从美国干预远未结束[N];中国经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李蕴明;癌症可预防 社区宜宣教[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双辽市人口计生局;“四送”送去关爱情[N];四平日报;2007年
6 于丽珊;针灸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好[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杨杨;国康网路径:健康管理领域的携程?[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8 记者 董光荣 通讯员 林燕;中越合作筑“边境卫生长城”[N];红河日报;2009年
9 记者 谭勇 通讯员 谢晓辉;焦作:婚前孕前检查将免费[N];河南日报;2007年
10 王雪飞;临床研究应成医学科研主导[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庆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2 翟勇;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王建明;企业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4 张黎黎;在永恒中结晶[D];苏州大学;2005年
5 王波;中国都市农业创新论[D];四川大学;2005年
6 谢英;区域体育资源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3年
7 凌欣;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董春;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于海滨;当代俄罗斯军事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波;“诚信烟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清华大学;2005年
2 黄立平;GS集团公司绩效考核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3 吕文涓;中小学语文活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冯锦英;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郭艳楣;论我国立功制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谢均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理论与实践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吴殿峰;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王志强;论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9 章炯凯;媒体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曾召国;剖析新自由主义:理论、政策实践及其启示[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23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2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