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4 03:12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采取横向和纵向研究相交叉的实验设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发现: 1.大学生从入学到大二上学期过程中,对现在的投入、过去危机、未来的投入的程度都在不断降低,在大三向大四的过渡中对现在投入的程度在不断地增高,但在大四期间他们对现在投入、过去危机、未来投入上的程度又不断地降低。 2.在整个大学期间,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地位的分布中,人数居多的是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中间M-D地位、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的中间状态即A-F地位,其次是权威接纳F地位、同一性形成A地位。人数最少的是积极延缓M地位、同一性扩散D地位。 3.从入学到大二上学期,女生比男生体验了更多的过去危机,在大二上学期到大三上学期,女生对未来的投入程度也高于男生。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各个年级自我同一性地位的总体分布差异不显著。 4.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趋势与总体的发展趋势相似。 5.大学一年级与四年级是自我同一性发展变化较大的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将有助于他们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1 前言7-16
- 1.1 自我同一性概述7-9
- 1.2 青年期的发展课题—自我同一性的确立9-12
- 1.3 自我同一性对大学生发展的意义12
- 1.4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研究12-14
- 1.5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14-15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5
- 1.7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5-16
- 2 研究方法16-18
- 2.1 研究工具的选择16
- 2.2 被试的选取16-17
- 2.3 主试培训17
- 2.4 施测17-18
- 3 结果与分析18-34
- 3.1 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横断比较18-20
- 3.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趋势的分析20-26
- 3.3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性别差异分析26-34
- 4 讨论34-38
- 4.1 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趋势的原因分析34-36
- 4.2 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差异分析36
- 4.3 本研究的局限36-38
- 5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1
- 附录41-42
- 后记4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辉;赵婉姝;;文科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的实证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01期
2 杨巧芳;张进辅;;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3 李福华;张婷婷;赵鹏鹏;李相儒;;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调查研究[J];校园心理;201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蒋丹;大学生自我认同与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青;大学本科大一新生角色意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婉姝;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沈益林;大学生自我同一状态与家庭功能、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婷;大学生专业承诺与自我同一性、学习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6 肖威;高中女生社会行为、同伴关系和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雷丽君;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性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17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17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