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发展需求的调查与分析——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
本文关键词:新教师发展需求的调查与分析——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
【摘要】:如何解决新教师入职适应问题,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对上海市H区新教师发展现状和需求调查的基础上,以新教师的发展需求为基点,从教师进修学院新教师培训、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和学校师徒带教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新教师入职适应问题的相关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关键词】: 入职适应 新教师培训 发展需求 调查研究
【分类号】:G525.1
【正文快照】: 对新教师进行上岗培训是帮助其真正掌握教育教学技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的有效手段。上海市虹口区一直非常重视新教师的培养,不仅制定相关措施,从制度上保障新教师培训的有序进行;还不断改进新教师培训内容和方式,完善课程体系和发展模式。本研究选择虹口区为调查对象,了解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少非;;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意义 内容 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长德;试论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管理能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曹长德;;写记对于教师教学反思的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杨晓轼;;浅谈体育教师的素质[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5期
4 刘佰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9期
5 施克灿;国际教师专业标准的三种模式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6 马健生;;培训新教师的导师:来自荷兰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7 冯展极;刘露迪;;论人的专业素质与新课程改革[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彭健民;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田菁;闫芬;刘春燕;;体育教师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关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10 段子才;黄汉升;;美国初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俊;;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历史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孟瑜;;论教师教育的市场化[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德云;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开发、实施及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伟;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学历培训的研究与对策[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谢维杰;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丛晓芳;中职实践课教师专业自主权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运景;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翟继岩;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培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慧;大连市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晓丽;知识管理视角下Web2.0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宝华;;新教师专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天津教育;2007年03期
2 唐全;江领群;;高职院校新教师岗前培训与评价[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年10期
3 洪小彦;;新教师试用期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师资培训研究;1996年01期
4 万黎;;幼儿园新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实践[J];新课程(综合版);2009年10期
5 ;对新教师试用期培训的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3年Z1期
6 时淑蓁;刘锦章;;新教师见习期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教师培训;1992年Z2期
7 黄艺杰;闵家仁;;新教师试用期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8年X1期
8 陈颢;;小学新教师见习期培训的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年X1期
9 赵洪琴;陈樱霞;;基于80后教师生存状态的新教师培训策略研究[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9年10期
10 黄伟;张建芳;;探索新教师成长规律 构建新教师培训模式[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8年X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胜利;;浅谈我国绿色建材的发展需求[A];中国首届商品粉煤灰及磨细矿渣加工与应用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2 訾蕊;;惯性自动测试技术发展需求及对策研讨[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英;王民;;环境解说专业能力与职业标准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王慧颖;车明诚;刘大勇;;适应改革发展需求 积极发展企业教育[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曹燕;;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高性能计算机的现状及展望[A];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开发应用论文集(一)[C];2005年
6 俞珠峰;吴立新;;从替代燃料生产看中国未来煤炭工业发展[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王新涛;;基于环境库兹聂兹曲线特征分析的主体功能区划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庄志茜;赵文斌;;从未来的发展需求把握传统的去留——关于广州旧城区商贸环境的传统溯源及发展探讨[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上海老年教育教材基本状况及其发展需求的调研报告》课题组;;上海老年教育教材基本状况及其发展需求的调研报告[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孙铁珊;;提高地震信息工作水平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学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图书、博物、档案数字化服务融合研究”首席专家,,南京大学教授;顺应发展需求 服务社会公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施鹏飞;发展需求带动风电产业腾飞[N];国家电网报;2010年
3 通讯员 王艳娇 王玉奎 记者 罗子彪;多方满足群众生存安全发展需求[N];平顶山日报;2011年
4 通讯员 王鑫明;开辟事业通道 满足发展需求[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省人大代、黄冈市邮局党组书记、局长 岳平;建设现代邮政事业 满足社会发展需求[N];黄冈日报;2008年
6 古林松;今年的新教师有点烦[N];中国教师报;2007年
7 江苏省通州市姜灶中学 瞿建东;走出工匠心态[N];中国教师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刘淼;市北区创新教师培养形式[N];青岛日报;2006年
9 记者 杨瑞 通讯员 陶泽民;着眼170万人口规划热力新布局[N];威海日报;2006年
10 本报清流记者站 邓文桂 实习生 黄丽虹;在发展需求中提速[N];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彭小虎;社会变迁中的小学教师生涯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高占义;中国粮食安全及灌溉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5年
3 杨鹏;面向服务的新一代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形式化建模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赵丽;跨国办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钱丽丽;电子政务公众服务需求及其对系统成功的影响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寅;旨在专业发展的新教师培训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雅玲;基于合作共同体的幼儿园新教师培训策略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董珊;新员工的组织社会化:质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钱懿琦;初任教师入职适应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秀秀;初中新教师的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史惠中;宜兴一中新教师校本培训的案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孙婷艳;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伍代春;我国非自愿移民的制度缺陷及其发展需求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王新涛;基于环境库兹聂兹曲线特征的主体功能区划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蔡海拉;在现场中成长:非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入职适应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28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28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