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方法本体的教学视频案例系统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教学方法本体的教学视频案例系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本体 教学方法本体 课堂教学 视频案例 教学技能
【摘要】:课堂教学视频案例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研究的现状及研究意义,然后讨论了本体和教学方法本体的描述,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分类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教学方法本体模型,以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模型如何描述教学方法,并基于该模型实现了一种智能教学视频案例研究系统,最后在试用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系统的优越性和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本体 教学方法本体 课堂教学 视频案例 教学技能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混合学习的免费师范生‘4+2’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创新研究”(课题编号:BCA10002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师范生在走向教学实践岗位之前,都要通过微格教学进行教学技能训练。而微格教学中,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课堂教学的研究途径主要有:现场观摩、录像案例分析、文本案例研究、视频案例研究。作为研究课堂教学的方法,前三种途径的缺陷日益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英;面向师范生的视频案例教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刚;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资源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何剑;何蕾;;游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福建电脑;2006年02期
3 吴旭日;;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创造能力[J];福建中学数学;2006年03期
4 刘梅;;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实施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20期
5 刘力;让知识方便实用无处不在——学校知识管理系统开发的成功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6期
6 杨斌;钟穗珠;;浅谈课堂教学视频案例中的视音频制作[J];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1期
7 吴登文;;数学课例分析的教育实践价值[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年11期
8 刘敏;“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探讨——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反思与重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彩兰;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华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分层次教学的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彭丽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群;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差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亚娟;基于CBR(Case-based Reasoning)的教学案例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徐艳青;基于网格的分布式案例学习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樊天岳;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珍容;中小学教师知识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英;面向师范生的视频案例教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何玲;运用电子档案袋评价促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红美;中学化学实验互动模拟课件开发与实践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加厚;创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2 刘正伟;培养反思型教师:从教育实习开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郑东辉,施莉;国外教育实习发展概况及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4 魏红;师范生实习教学实效性的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5 阳利平;;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高等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与重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6 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7 弓青峰;;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1期
8 宁虹,武金红;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的改进运用[J];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9 吴刚;论教学创新的知识基础[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10 乔晖;;新课程下师范生技能培训模式的建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英;面向师范生的视频案例教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建相;中学历史课创新教育初探[J];晋中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李新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实现双“自主”目标[J];科技资讯;2005年27期
3 陶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十点”[J];教育科研论坛;2005年Z1期
4 梁万里;;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积极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方法[J];中小学校长;2007年05期
5 唐晓莲;;《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6 汪一言;;课堂教学要力求激活学生的思维[J];小学教学参考;2009年11期
7 陈泽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要素分析[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20期
8 汪维泉;;小议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J];成才之路;2009年36期
9 杨琳;焦新龙;;论自主创新学习与课堂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9年20期
10 吕冬;;浅谈高职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水兰;;高职“两课”课堂教学方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2 徐宏;邹挺;;生理课堂教学方法心得[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何佳庠;;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余波;徐仲林;;清末民初教育转型时期我国课堂教学特点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黄军强;;掌握课堂教学原则提高化学教学质量[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杨巧宁;袁洪芳;李学斌;赵淑清;;信号系列课程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探讨[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马伯艳;张福利;马艳春;刘春红;;本科温病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程桂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9 江志贞;;职业中学制图课“导学式”课堂教学方法的尝试[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郑秀铭;;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分类型及结构改革的资源建设与开发[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垦利实验中学 孙爱东;网络环境下英语交互式课堂教学方法研究[N];学知报;2010年
2 浙江教育信息报记者 邓威邋周峰 本报记者 叶辉;减负,从接触新知第一时间开始[N];光明日报;2008年
3 四川省都江堰中学 刘婕;落实物理课程标准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N];四川科技报;2010年
4 王朝益 王飞;春华秋实 吐露馨香[N];广元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霞;我区深化教学招生等多项改革[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6 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前王晁小学 崔国场;教学上的“学招”与“练功”[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张伯忠;为孩子松绑,,首先给教师松绑[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驻马店一高 李天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三思[N];学知报;2011年
9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 李永恒;完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10 本报通讯员 张海峰;素质教育的美好明天[N];焦作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晖;语言和语言学习本质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文继志;中职数学课有效教学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3 宋艳茹;陕西省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培训浅层效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卓雯;地方性知识视野中的乡土教材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刘力;高校“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朱霞;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卢红生;STS教育及其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诚;语言课堂上英文流行歌曲的运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9 吴焕庆;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整合的“五步教学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弘强;高中作文创意中的美学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49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49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