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基于教育智慧生成的教育批判

发布时间:2017-08-10 21:17

  本文关键词:基于教育智慧生成的教育批判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智慧生成 教育批判 日常生活世界


【摘要】:教师在某种"合法"的惰性体制下,容易丧失激情,磨平个性,失去进取的精神与意识,教师的教育智慧蛰伏在庸常的日常生活中隐而不发。要想实现教师的智慧生成,就应该打破日常生活世界的束缚,经历日常生活世界批判重建过程,超越传统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对创造活动的约束,增强主体自我意识和批判意识。教育批判是打破陈规,革除旧弊,唤醒意识,走出"茧式"状态,迈向智慧生活的灯塔。教育批判的目的主要是揭示隐含在教育表征背后的深层意义世界的迷失,动摇教师惯有的生存状态,让异化的教育重新展示本真的状态。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关键词】教育智慧生成 教育批判 日常生活世界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课程变革视域下的课程监控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10YJC880019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资助项目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教育批判的意蕴教育批判与教育启蒙是一对孪生姐妹,教育批判通过“拷问”惊醒“沉睡”的智慧,教育启蒙则通过引导促成智慧的“蝶变”,在教师智慧生成的过程中,教育批判是打破沉重的教师日常生活结构,让教育智慧彰显的第一声春雷。教育批判的目的主要是揭示隐含在教育表征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上)——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J];政法论坛;2005年01期

2 芮必峰;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李永东;现代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彭启福;论科学的目标追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汪裕雄;艺境求索中的文化批判──宗白华美学思想评议之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彭启福;宗教、迷信和科学的早期发展管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潘啸龙;《离骚》“结构”研究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胡文木;论法治与人性——兼论“人性恶”理论之得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丁伯林;海子:激荡着屈子情怀的诗歌烈士[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开城;;哲学视野下的文化和海洋文化[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韦世林;;空符号(blank-sign)与空集合的关系初探[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3 白玮;;“鲁艺”与中国大学精神塑造[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4 张思齐;;论辛弃疾的接受美学思想[A];2003中国上饶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肖建华;;“读图时代”的话语方式[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尹爱青;;解放、创造、发展——生命质量提升的本质意义——音乐审美教育人学价值透视[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干春松;制度化儒家的解体(1895-1919)[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云知;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3 李世讴;管理文化的反思与前瞻[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何金俐;论艺术理性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奎清;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D];郑州大学;2001年

6 董强;论自然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宋述玉;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贯彻主体性教学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孙俊华;《庄子》神话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冯炜;文化的衰解及图像折射[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10 韦柳忠;知识社会之中轴原理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钧;技术理性与反思性实践:美国两种教师教育观之比较[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2 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3 刘五驹;应摒除教育评价中的“完人逻辑”[J];教育评论;2000年04期

4 俞国良,林崇德;论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培养与发展[J];教育研究;1999年10期

5 俞国良,辛自强;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6 庞丽娟,叶子;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J];教育研究;2000年07期

7 曾天山;更新教育观念 改进教育工作[J];教育研究;2000年11期

8 宁虹,钟亚妮;现象学教育学探析[J];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9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10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慎英;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代建军;;基于教育智慧生成的教育批判[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3期

2 吴振利;;论比较教育研究的批判意味[J];学术论坛;2011年05期

3 王兆t,

本文编号:652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52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8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