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资本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19:19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资本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 心理资本 心理健康


【摘要】:目前大学心理咨询机构使用率不高,许多存在心理问题大学生不愿向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求助。已有研究提示,这可能是由于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倾向于从病理角度出发,更多关注人性的消极面而忽视了发展理念。当前,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从关注人性积极面来引导大学生调适心理问题成为一种趋势。在众多研究关注点中,心理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个人积极心理能力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共发放问卷500份,在修订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的基础上,对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心理资本和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到如下结论: 1)包含20条目的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问卷的各因子Cronbachα系数在0.775-0.846之间,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16,分半信度达到0.749-0.827,重测信度在0.693-0.760,问卷的各维度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在0.807-0.857之间;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各个项目所属维度上的载荷介于0.465-0.753之间之间,累计方差解释量为59.175%。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该问卷的χ2/df=2.625,GFI、AGFI、NFI、TFI和CFI都在0.8以上,RMSEA=0.074。 2)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88,p0.01);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回归方程为心理健康=-0.383求助态度总分+(-0.141)开放性)。 3)心理资本在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4)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资本和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在人口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性别、专业、生源和独生差异。心理健康程度文科生显著好于理科生( t=3.062,p0.01),城镇生源大学生显著好于农村生源( t=3.062,p0.01);独生子女显著好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t=-2.162,P0.05)。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在性别上,男大学生资本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心理资本t= 2.049,p0.05)。在年级上,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呈“U”型变化,大二年级较低,大四年级较高。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存在性别、专业、年级差异。男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态度总体小于女大学生(t=-4.044,p0.05);文科学生比理科学生的心理求助态度更加积极(心理求助t=4.305,p0.001)。一、四年级大学生的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比二、三年级更加积极。 上述研究结果提示,提升心理资本有助于改善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及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心理资本存在人口统计学差异,在具体实践中,应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 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 心理资本 心理健康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 引言12-13
  • 1.1 问题的提出12-13
  • 1.2 研究意义13
  • 1.2.1 理论意义13
  • 1.2.2 实际意义13
  • 2. 文献综述13-23
  • 2.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13-15
  • 2.1.1 心理健康的定义13-14
  • 2.1.2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14
  • 2.1.3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14-15
  • 2.2 心理资本的研究综述15-20
  • 2.2.1 心理资本概念的界定15-16
  • 2.2.2 心理资本对学生的影响16-18
  • 2.2.3 心理资本的的结构要素和测量18-19
  • 2.2.4 心理资本的管理与开发19-20
  • 2.3 心理求助的研究综述20-23
  • 2.3.1 心理求助的概念20
  • 2.3.2 心理求助倾向的研究20
  • 2.3.3 心理求助影响因素的研究20-22
  • 2.3.4 心理求助的测量22-23
  • 3. 研究构思和设计23-25
  • 3.1 研究目的23
  • 3.2 研究构思和假设23-24
  • 3.3 研究对象和流程24-25
  • 4. 心理资本量表的修订25-29
  • 4.1 量表修订的目的25
  • 4.2 研究对象25
  • 4.3 数据处理25-29
  • 4.4 小结29
  • 5.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资本、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29-45
  • 5.1 研究方法29-31
  • 5.1.1 研究方法29-30
  • 5.1.2 研究对象30
  • 5.1.3 测量工具30-31
  • 5.1.4 数据处理31
  • 5.2 研究结果31-45
  • 5.2.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31-33
  • 5.2.2 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分析33-36
  • 5.2.3 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状况分析36-38
  • 5.2.4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资本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38-45
  • 6. 讨论45-50
  • 6.1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资本和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特点45-48
  • 6.1.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45-46
  • 6.1.2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特点46-47
  • 6.1.3 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特点47-48
  • 6.2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资本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讨论48-50
  • 6.2.1 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分析48-49
  • 6.2.2 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与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分析49
  • 6.2.3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49
  • 6.2.4 心理资本在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49-50
  • 7. 结论、建议与不足50-53
  • 7.1 主要结论50
  • 7.2 建议50-52
  •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52-53
  • 参考文献53-58
  • 致谢58-59
  • 附录59-65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玉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J];兵团建设;2006年01期

2 陈运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S2期

3 史小平;;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年09期

4 张立常;丁海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书育人;2011年24期

5 王耀廷;谭平;;“课桌文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当代青年研究;1988年09期

6 富海芝;;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7 崔景贵;;现代迷信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科学与无神论;2002年03期

8 张义泉;;试论大学生性心理辅导的目标、内容和途径[J];中国性科学;2006年09期

9 马利;刘巍;;10年来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的meta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8年03期

10 张玲;;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中矛盾性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兰台世界;2009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桂瑞;;国家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姚本先;芮雪;王道阳;;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计量学分析[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3 董伟东;;基于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对策的研究[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4 王玉;;试论人格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5 林增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结构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杨心德;;日记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张凤琳;王振勇;;重庆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成因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翟宏;孟庆茂;张挚;;大学生心理健康多维结构的探讨[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吴振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林建华;;弗兰克的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的意义[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莉莉;“把脉”大学生心理健康[N];海南日报;2004年

2 徐宇江 宋莹 本报驻苏记者 朱金龙;把脉大学生心理健康[N];文汇报;2004年

3 记者 李卫华 通讯员 唐田;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在豫召开[N];河南日报;2010年

4 记者 吕东浩;张倩红委员建议设立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项救助基金[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外交部干部 陆苗耕;高失业率阴影下,美大学生心理健康下降[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徐翠兰;谁来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N];发展导报;2005年

7 杨扬;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N];贵州日报;2005年

8 吴岩;大学生心理健康“五适应”[N];辽宁日报;2001年

9 闫海军;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N];辽宁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徐维欣;大学生心理健康一道待解之题[N];文汇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瑞星;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法探索[D];郑州大学;2011年

2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烨妃;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资本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2 阚晓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学习倦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莎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向阳;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巨玲玲;合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徐双清;心理障碍污名对大学生心理求助影响的机制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7 曹峰涛;云南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8 石凡;励志电影欣赏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魏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整合的探索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10 王涛;传统体育养生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80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780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a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