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概念探讨

发布时间:2017-09-03 07:22

  本文关键词: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概念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教育精品课程 网络课程 网络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 概念 特征


【摘要】:对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五个基本的概念——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网络学习资源、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进行研讨,试图从现代远程教育学原理的角度,对这五个基本的概念含义和基本特征进行分析,以便能够掌握这些概念的实质与意义,并把握这些概念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运用。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传媒系;华东理工大学广告与品牌文化研究所;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流动站;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网络教育精品课程 网络课程 网络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 概念 特征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0YJA790223) 华东理工大学文科培育基金研究项目(批准号:wz1022002),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批准号W101119)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在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中,掌握基本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基本概念是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与前提。一方面,对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基本概念的界定,是对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有别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高专等其他精品课程建设的特殊性的界定,也是对网络教育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绍东;信息技术教育学论纲[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连峰;陈小梅;;浅议信息化教学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滕瀚,唐智松;网络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蔡冠群;张新民;;对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分析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赵巍;将多媒体技术转化为教学效益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杨玉宝;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的启示[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马新;关于培养和强化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梁兢;;基于网络环境下师生角色的内涵及关系[J];北方经济;2007年04期

8 王虹良;;新教学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师的角色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9 王兴海;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曹贤钟;基于任务驱动的CAI课件制作课程教学设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梅;;开展基层科技人员网络利用教育,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探讨[A];“广东科技情报服务促进广东经济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水平;;新课程改革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新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3 张一春;张琳;;面向信息化教育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曹岚;;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整合的尝试[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林春才;;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议[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金明生;;高师院校图书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路径[A];新世纪的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赵玉;周元春;;基于行动研究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皮介郑;信息素质理论与教育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3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叶丽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明;高中生物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效果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景宁;信息技术激发中专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初萍;多媒体课件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威泽勇;信息技术与中学体育教学的整合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姜玉莲;贫困地区农村中学教师信息素养需要分析及发展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冉新义;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吕淑艳;甘肃省城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艾英俊;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贾成净;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立体化教材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红英,刘华萍;论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谢绍平;李盛聪;;论当前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问题与改革[J];成人教育;2006年02期

3 何克抗;也论教学设计与教学论——与李秉德先生商榷[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4 李盛聪;成人远程教育课程设计的问题与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5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6 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7 冯秀琪,贾瑞凤,冯谦;关于网络课程设计策略的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8 阎平;论远程成人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06期

9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6期

10 何克抗;;迎接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庚;谈网络课程建设的进展和不足[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3期

2 林蓉华,黄堂红,黄河明;基于Web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3 苏娜;张莉莉;;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策略初探[J];职业;2009年09期

4 施明利;朱军;;网络学习资源设计探究[J];继续教育;2010年05期

5 张胤;基于Internet的课程抉择与实施模式之初步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9期

6 刘雷;教师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J];情报杂志;2002年07期

7 滕霞,段崇江,张建伟,王学优;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的研制[J];现代教育技术;2003年01期

8 王渊,白朝军,程彦斌,刘文;网络课程在线测试系统的设计[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4年02期

9 温希祝,李英;如河发挥校园网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卢秋蓝,刘成新;网络课程的审美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起丽;张建新;王丙丽;;新形势下网络课程在农科远程教育中的应用[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2 曾們;;《健康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于战科;陈姝;张文;;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要点分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马东元;;浅谈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制作[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5 李伟国;;成人网络教育中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及其对策探索[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薛惠珍;;军队院校网络教学系统应用现状分析[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7 吴若菁;;遗传学网络教学的建设[A];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C];2010年

8 张岩;;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网络课程质量的评价[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陈文佳;王雷;;运动生理学网络课程个性化学习系统设计的研究[A];2009全国运动生理学发展与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徐红梅;;现阶段远程教育的交互设计分析[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教师进修学校 李贺;网络课程设计初探[N];学知报;2011年

2 通讯员 周炜;国产网络公开课能否“一课风行”[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记者 余冠仕;网络课程咋算好[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商报记者 晓雪;“网络公开课”成为教育新潮[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5 娄骏;“精确教学”提升教学质量[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6 Greg Kearsley、张晴、张来春;网络教学适合你吗[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7 特约记者 王握文 通讯员 汪诗林;国防科大网络化教学开启教学新时尚[N];科技日报;2007年

8 记者 张黎黎;我区力争教育信息化水平西部领先[N];西藏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刘微;网络教育需研究先行[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云小林;网络教学中教师的基本素养[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名卓;网络课程的可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朝军;网络课程效能自动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佑林;外语教育网络化的理论思考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陈品德;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恺;基于DEA和多元智能的教育信息管理理论与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春蕾;《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课程中“内容组织方式”部分的设计与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瑞霞;基于课型的网络课程结构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瑞娥;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梁燕飞;高中信息技术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钦;基于混合学习的研究型网络课程实施效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凯;《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课程中“内容呈现模式”部分的设计与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8 乐玉玲;基于网络课程评价规范(CELTS-22.1)的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尚广海;基于Web的网络课程研究与实践[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10 胡晓源;网络课程《摄影》的设计、开发和评价[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83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783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2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