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9-08 22:37

  本文关键词: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自我意识 心理健康


【摘要】: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自我意识内涵及自我意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的全面了解,不仅能够促进其强化和统一自我意识,而且可以更好地维护其心理健康。可以从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三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意识 心理健康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并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对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深刻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剑平;;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J];焦作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初炜;试析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其培养[J];医学与哲学;2005年05期

3 陆璐;姚本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佳芮;张秀春;;自我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2期

2 王斌;;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3 于泉;白山;刘显云;张淑萍;邹艳梅;;关于改善医学生医患关系具体方法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09年07期

4 王冬梅;郭书贤;;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年23期

5 朱文霞;;大学生自我意识问卷调查及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10期

6 庄建东;;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与统一探析[J];科技信息;2011年32期

7 肖丽凤;李胜科;;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年12期

8 栗志强;;社会工作实验室开放式利用的必要性及措施浅议[J];社会工作;2007年01期

9 朱杉;;我是谁——大学生自我意识之旅[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12期

10 胡亚兵;;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自我意识[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Z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梁三平;山西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耿晓颖;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宪涛;提升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袁长林;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与社会支持、自我意识的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5 李敏;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现状及教育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纪红艳;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及其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张朋钊,张秋山;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及其解决方法[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刘德生;试析大学新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其诱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5期

4 郑中兵,王安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素质教育[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5 吴慧燕,周超雄;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缺陷与克服[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3年01期

6 诺敏,王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7 黄训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缺陷与克服[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姜峰;大学新生自我意识发展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9 杜秀梅,金辉根;大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特点探析[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传锋,杨宇伟;农村中学女生自我意识特点的调查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6期

2 李t ;教化超越启蒙——试论黑格尔对近代自我意识哲学的扬弃[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梅艳玲;;谈家庭德育源对个体的作用[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吕丽;吴凤颖;;解读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郭颖超;;妥协于绝望现实的自我意识破灭——解读金东仁《土豆》中的福女死亡结局[J];长城;2009年06期

6 刘满华;;元小说的兴起是文学自身演进的结果[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李军;;浅论现代文学中自我意识的多元竞争[J];作家;2011年08期

8 杨龙;;略论文学讨论课的组织与自我教育的建构[J];中外企业家;2011年04期

9 倪玉美;;换种心态生活[J];大众心理学;2004年03期

10 刘奔;试论认识的二重反映[J];东岳论丛;198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立忠;王立才;;初中生内向/外向性自我意识及自我监控与应付方式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李焰;赵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洪;范方;苏林雁;;青春期前后儿童焦虑情绪的变化及其与自我意识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旭;周菲;;初中留守学生自我意识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康铁君;高健;邓德容;吴冰;孟涛;;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调查与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惠梅;李庆鳞;贺淑珍;闫媛珍;赵世武;;慢性病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及相关因素[A];第七届全国(内地、港、澳)“儿童发育与行为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兰玲;;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群英;;教书育人 任重而道远[A];宜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9 胡桂英;;青少年篮球运动员“Choking”心理机制的实验研究[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胡桂英;许百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Choking”心理机制的实验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 贾连越;关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思考[N];科技日报;2004年

2 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钱碧玉;教育是农业[N];无锡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柳刚;正确对待自我意识强的战士[N];解放军报;2005年

4 王培特;要在海外培养子女的自我意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5 陈福新;孩子为何会仇视父母[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6 梁明智;谈“人大意识”[N];人民代表报;2006年

7 陈金伟;怎样化解焦虑[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冀中能源邯矿集团机关幼儿园 安红菊;浅谈幼儿独立性的培养[N];邯郸日报;2010年

9 冯念东;入警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自我意识[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10 王惠民;大象也有自我意识[N];北京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彦;一种机器内省反思建模方法及其计算模拟[D];厦门大学;2014年

2 龙斌;人的自我论[D];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

3 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玉娟;“诗之思”: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肖谊;论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美国小说的元虚构性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小辉;从士绅到知识分子[D];上海大学;2007年

7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书庆;灵魂的翱翔与折断的文学之翼[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高玉秋;残雪文学的意义空间[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东海;自我、自由与和谐[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淼;我国当代大学生网络游戏消费动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张艳红;叶灵凤小说中的自我意识[D];河南大学;2006年

3 李晖;自我肖像中的深意[D];河南大学;2007年

4 耿晓颖;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慧丽;魏晋南北朝士人自我意识的再认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柏萍;自我意识培养与中学散文教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任丽杰;小学儿童孤独感及其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荃馨;微笑的蒙娜丽莎[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凌前锋;黑格尔自我意识理论及其与康德自我意识理论的关系[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婷;青少年期父母权威认知及其对亲子关系影响的机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16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816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5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