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国外对学习困难大学生的教育和关注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09-16 10:39

  本文关键词:国外对学习困难大学生的教育和关注及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国外 学习困难 大学生


【摘要】:中国约有3000万在校大学生,有不同程度学习困难的人数不容低估,急需提供应有的关注和特殊需要教育。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外对学习困难大学生学习问题、情绪问题和社会情绪方面的研究,重点介绍了高校对学习困难学生提供的服务,以及社会对学习困难学生提供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的五点启示。
【作者单位】: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国外 学习困难 大学生
【分类号】:G442
【正文快照】: 早在196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S?Kirk提出了“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概念,主要针对基础教育阶段智力正常、学业不良的学生,在中国常被译为“学习困难”。尽管学习困难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综合以往研究可以看出,学习困难是指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没有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楚,刘晓明,张明;学习困难儿童的元记忆监测与控制特点[J];心理学报;2004年01期

2 宿淑华;袁书华;;学习困难儿童社会目标、社会行为和同伴接纳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兰洲;苏春青;;学困生的元认知特征分析及教育干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2 贾宁;孙爱萍;;学习时间的元认知功能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5期

3 黄和林;赵建华;;学习因素诊断测验对宁波市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诊断[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6期

4 马玉花;蒋建敏;王静;;学习困难学生的元认知研究概述[J];文教资料;2011年06期

5 俞国良;张雅明;;学习不良儿童元记忆监测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6 吴灵丹;刘电芝;;儿童计算的元认知监测及其对策略选择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7 唐宏;;不同学业成就小学生注意加工水平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5期

8 张雅明;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元记忆监测与控制的发展[J];心理学报;2007年02期

9 潘玉进;陈凤燕;;小学生学习障碍与学习动机、学习能力的相关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6年04期

10 俞国良;侯瑞鹤;;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认知偏差:内部线索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The Influence of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Self-efficacy and Task Difficulty on JOL[A];Proceedings of 2010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Natural Computing (CINC 2010) Volume 1[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毕有余;分类材料记忆任务中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贾宁;学习判断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雅丽;初中数学学困生应用题解题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刘涛;初中学困生情绪表达和调节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任媛媛;农村初中数学学优生与学困生应用题解题方式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李荔波;学习判断偏差条件下个体的学习行为[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5 苏雅雯;延迟学习判断效应的实验研究[D];济南大学;2009年

6 王妍;小学生学业情绪的问卷编制与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宿淑华;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和材料性质对元记忆监控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卢子丽;不同学习条件对初中生学习判断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6年

9 张云仙;数学学业不良儿童的估算特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金玉华;认知方式和内外部线索对元记忆监控和回忆成绩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美芳,陈会昌;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拒斥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3期

2 邹泓,林崇德;青少年的交往目标与同伴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2期

3 陈欣银,Kenneth H.Rubin,李丹,李正云,李伯黍;中国和西方儿童的社会行为及其社会接受性研究[J];心理科学;1992年02期

4 牛卫华,张梅玲;西方有关学习困难问题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5 张承芬,赵海,付宗国;学习困难儿童和非学习困难儿童元记忆特点的对比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6 杨心德;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有效感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6年03期

7 刘希平;回溯性监测判断与预见性监测判断发展的比较研究[J];心理学报;2001年02期

8 陈欣银,李伯黍,李正云;中国儿童的亲子关系、社会行为及同伴接受性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怡;;大学生正沦为弱势群体[J];东西南北(大学生);2004年12期

2 李云云;;数字的证明[J];东西南北(大学生);2005年08期

3 马进;;卖血老汉与网虫大学生[J];东西南北(大学生);2003年07期

4 ;中国第一本有声音的杂志 《东西南北·大学生》丽声享受本期放送[J];东西南北(大学生);2006年10期

5 荷风;飞侠小刀;张宇;方洪婷;;暑期物语:打工路上飞舞青春[J];东西南北(大学生);2003年08期

6 ;才市2005·1:冬天里的春天[J];东西南北(大学生);2005年01期

7 ;东西南北大学生炫歌榜[J];东西南北(大学生);2005年01期

8 ;东西南北大学生炫歌榜[J];东西南北(大学生);2005年03期

9 ;东西南北大学生炫歌榜[J];东西南北(大学生);2005年10期

10 ;东西南北大学生炫歌榜[J];东西南北(大学生);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军;祝蓓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身心效应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丁秀玲;韩力争;冯玉州;;大学生的人格描述与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徐飞;李岩;;辽宁青年大学生足形的系统性研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4 武青慧;;同伴性教育——当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讨[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5 赵阿勐;刘宣文;;不同人格特质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江琴;;团体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闫琼;王有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韩红艳;;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柳春香;;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毛荣建;;视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昕;国外预测中国明年经济增长率将达10%[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通讯员 陈金华 赵嵩;湖北民院与国外多所大学合作办学[N];恩施日报;2008年

3 朱彩玲;山东省面向国外招揽海洋领域高层紧缺人才[N];中国海洋报;2009年

4 常熟市教育局 程剑鸣;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张 博;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几个可行做法[N];河南日报;2003年

6 王术 金秋;六成大学生不知自己该干啥[N];中国妇女报;2005年

7 钟合;大学生“逃单”拷问学子诚信[N];中国改革报;2005年

8 陈七三 李伦娥 欧阳鹏飞 张小攀 徐光明;把和谐社会精神送下乡[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记者 陈强;什么影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张雪峰 实习生 陈丽;暑期大学生:欲做家教也不易[N];重庆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7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9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茂云;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途径探析[D];湘潭大学;2008年

2 陈菊萍;新时期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3 周素欣;论高校德育中的人文关怀[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姜涛;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5 孟媛媛;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吕先波;江西省南昌市大学生对体育明星偶像崇拜现象的调查与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7 包慧敏;大学生生命信仰教育缺失及其对策探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孟献丽;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D];西南大学;2009年

9 王丽;大学生主体性人格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朱磊;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62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862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5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