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快乐到实现:实现幸福感概观
本文关键词:从快乐到实现:实现幸福感概观
【摘要】:实现幸福感是在实现论基础上形成新型幸福感理论,其根植于实现同一性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自我目的性理论,经由自我实现、心流理论与人格展现几个阶段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当代幸福感模型。实现幸福感包括自我发现、潜能感知、生活目的、追求才智、活动投入和人格展现六个维度,涉及主观与客观两大要素,可由Waterman编制了《实现幸福感问卷》测量。实现幸福感崛起激发对"幸福"的重新思考和审视,为促进幸福感理论从快乐走向实现、促进幸福感理论模型融合、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实现论 幸福感 实现幸福感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与幸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号DAA08008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幸福一直是人文学者关注的问题,而今,对幸福的研究呈现多元化趋势,对幸福的研究已经摆脱了经验心理性的感受、感悟的朦胧模糊状态,而逐渐向清晰、严谨、可量化的理性抽象高度发展。1967年Wanner Wilson撰写的《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标志着古老的“幸福”问题进入心理学科学实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先伍;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沈文钦;;何谓“为学术而学术”——纯学术观的类型学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3 廖申白;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廖申白;;交往生活的公共性转变:两个世纪的主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叶东惠;;回归、提升、创新——从伦理层面构建“和谐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6 孙玲;唐爱民;;当前我国成人教育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J];成人教育;2007年03期
7 李兰芬;倪黎;;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公正[J];道德与文明;2006年04期
8 廖申白;;对伦理学历史演变轨迹的一种概述(上)[J];道德与文明;2007年01期
9 曹霞;;追寻美德——西方德性伦理的复归与反思[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10 郭忠;;法理和情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汪凤炎;;“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霁;诚信与中国患医关系的重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鲍嵘;高深学问与国家治理[D];厦门大学;2004年
4 李革新;舍勒的人格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尹松波;理性与正义——罗尔斯《正义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王新营;本心与自由[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士清;论终极关怀[D];吉林大学;2005年
8 吴欲波;自由的守望[D];浙江大学;2005年
9 罗秋立;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人类学批判[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刘宛晨;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公有产权变革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翠;科学与人文之间[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2 段迎晖;论经济学的人本精神[D];湘潭大学;2004年
3 刘曙辉;建构普遍伦理的可能性[D];东南大学;2004年
4 唐益;洛克视野中的自然权利论[D];北京大学;2005年
5 钱海燕;以美储善——论当代视野下的美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石霏;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日常道德与商业道德[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柳清华;虚无与信仰[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周华;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徐恩火;论公平与效率关系及公正[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竹丽;论鲁迅的无归宿感[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罗新阳;;幸福指数:和谐社会的新追求[J];桂海论丛;2006年06期
2 张积家;论孟子的品德心理学思想[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王树青;张文新;张玲玲;;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1期
5 严标宾,郑雪,邱林;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J];心理学探新;2003年02期
6 赵汀阳;知识,命运和幸福[J];哲学研究;2001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陆;佐斌;;自我实现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亚琳;大学生及研究生实现幸福感心理结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74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874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