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专业学习的教育社会学分析——伯恩斯坦社会学理论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新教师专业学习的教育社会学分析——伯恩斯坦社会学理论的应用
【摘要】:新教师初入职阶段的工作实践状况和工作环境极大影响着其专业学习。新教师在初入职中如何进行专业学习,如何适应新工作,从社会学视角如何分析和解释他们的专业学习。运用伯恩斯坦的教育符码、社会分工、教育话语等社会学理论可以为更加清楚地理解和分析新教师的专业学习提供帮助,也为我们改革和发展教师教育提供了启示。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新教师 专业学习 教育符码 教育话语
【分类号】:G40-05
【正文快照】: 新教师初入时的专业学习,是他们入职之初重要的步骤。初入职的实践是新教师必经阶段,他们要经受“现实的冲击”,解决与学生、同事、领导、家长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遇到的实践状况及周围环境极大地影响着其专业学习。新教师如何应对这些挑战,顺利渡过既“关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丽玲;论巴兹尔·伯恩斯坦的教学话语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海燕;;论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整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0期
2 贾素梅;;如何实现音乐教学的隐性效用最大化[J];教学与管理;2005年36期
3 赵虹元;试论学生课堂话语权利[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生全;符号权力支配下的课程文化资本运作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倩;初中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观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伍雪辉;课程话语透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广才;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评价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宁宁;课程本质研究的文化哲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小玲;师生话语权丧失及其原因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俊乐;教学递归初探[D];河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静;王海艳;;校园人文环境对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J];成才之路;2010年03期
2 沈国珠;;新教师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学校管理;2010年01期
3 唐科莉;;发达国家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新策略[J];中国教师;2010年05期
4 海伦·蒂姆勃雷;;促进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的十条原则[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年02期
5 朱斌斌;;公开课,新教师最好的“炼炉”[J];成才之路;2010年01期
6 赖陈云;;关注课堂生成,细节决定成败[J];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02期
7 王明亮;;“徒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J];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02期
8 张晓云;;对高中物理教材处理的一些看法[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01期
9 李松柏;;新体育教师快速入门的技巧[J];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02期
10 李红玲;;给新教师的温馨“帖士”[J];教育艺术;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登成;;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管理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2 孙丰富;;教师主体生命价值构建,教师教育的根本[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3 罗晓燕;;关注教师心理健康[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赵晓曼;;户外活动引发的反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5 包敏;;教师有效介入的思考——记一次开放式体育区域活动中“玩长凳”活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6 包敏;;以乡土体育为载体,深化开放式体育区域活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7 时华;;深化二期课改 提升课程“三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8 殷红博;李红;李家煦;;我国民办幼儿园师资培训创新研究及博凯幼儿园的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9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部地区教师队伍现状与建设问题研究》课题组;郑宇明;;宁夏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10 夏婷娟;;摩擦产生火花——校本研修收获[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爱铭;新园新教师,是否意味“从零开始”?[N];解放日报;2011年
2 ;廖贤平简历[N];安康日报;2011年
3 时报记者 肖芸;公立园扩张,民办园如何“保”师资?[N];福建工商时报;2011年
4 记者 王端鹏;济南让中小学教师在农村“动起来”[N];济南日报;2011年
5 ;“新教师”论[N];中国教师报;2011年
6 ;新旧课堂比对[N];中国教师报;2011年
7 记者 孙琪;博导能否带好新人将与年终奖挂钩[N];四川日报;2011年
8 记者 刘立凯;大连五十八个流动图书站开进农村校[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 周伟红;“师徒结对”路径探析[N];江苏教育报;2010年
10 记者 谈洁 实习生 张旭;实行绩效工资后,到农村当老师也吃香了[N];南京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海彬;批判与重构—教育场域的教师话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毛齐明;教师有效学习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4 黄望莉;从都市景观到革命呈现[D];上海大学;2009年
5 盛迪韵;中学英语职前教师专业知识建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春春;美国精英文理学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黄瑾;农民城的教师[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弋文武;农村教师学习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闫旭蕾;教育中的“肉”与“灵”[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倩如;对我国小提琴演奏比赛发展状况的观察与思考[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2 杨明月;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问题探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许婷婷;支持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免费师范生电子学档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陆惠莉;中职数学课题学习的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霞;美国中小学区分性教师督导体系探析[D];西南大学;2010年
6 司学娟;美国“同行帮助和评价项目”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顾艳玲;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李艳;美国教师组织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孔艳君;高职院校初任教师入职教育与教职适应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10 李青云;职业高中初任教师文化适应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79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879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