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儿童社交退缩、同伴关系和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9-19 05:28

  本文关键词:儿童社交退缩、同伴关系和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社交退缩 同伴关系 社会信息加工


【摘要】:应用班级戏剧问卷在小学3-5年级儿童中筛选退缩儿童121名(安静退缩52名,活跃退缩47名,混合退缩22名),同时设立对照组。集体施测同伴提名、朋友提名和友谊质量问卷,并对其中部分儿童实施社会信息加工的结构性访谈,探讨童年中期不同类型社交退缩儿童的同伴关系和社会信息加工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静退缩儿童的同伴关系与一般儿童无显著差异,但活跃退缩和混合退缩儿童的同伴关系较差;活跃退缩和混合退缩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更多的差异;同伴关系在社交退缩行为与社会信息加工能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可从同伴关系和反应执行水平两个方面综合预测儿童退缩行为。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
【关键词】社交退缩 同伴关系 社会信息加工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1532072)的资助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问题的提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研究者没有注意到那些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独处和退缩行为的儿童,也没有发现它是预测以后心理发展困难的一个因素(Rubin,et al.,2002),因此退缩儿童常常被忽视。近20年来,,社交退缩(social withdrawal)的消极适应意义逐渐引起了家长、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寇_g,马艳;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及其特殊应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2 俞国良,曾盼盼,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的特点[J];心理学报;200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婷婷;童年中期社交退缩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万晶晶;初中生友谊发展及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_g,唐玲玲;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信息加工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3 赵冬梅,周宗奎;童年期同伴关系与后期适应的研究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徐迎利;;国内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0期

5 万晶晶,周宗奎;社会退缩青少年的友谊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3期

6 赵章留;寇_g;;儿童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1期

7 何一粟;李洪玉;冯蕾;;中学生攻击性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2期

8 李丹,崔丽莹,岑国桢,周嘉,陈欣银;6~8岁儿童同伴互动及与父亲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9 张春妹,周宗奎,Yeh Hsueh;小学儿童的尊重观念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10 张文新,林崇德;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互动关系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武建芬;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萍;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春妹;小学儿童的尊重观念及其与友谊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袁书华;学习困难儿童的社会目标、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谭静;儿童友谊、同伴接纳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朱婷婷;童年中期社交退缩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娜;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7 孔凡芳;幼儿同伴交往生活缺失的文化视角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8 尹红霞;学业压力情境、自我效能感对中学生应对策略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7年

9 赵闯;中学生尊重观念的发展及与友谊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丽华;游戏情境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泓,周晖,周燕;中学生友谊、友谊质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王争艳,王京生,陈会昌;促进被拒绝和被忽视幼儿的同伴交往的三种训练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3 周宗奎,赵冬梅,陈晶,蒋京川,Rachel Hundley孟菲斯大学心理系;童年中期儿童社交地位、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4 寇_g,王磊;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5 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心理科学;1998年06期

6 魏玉桂,李幼穗;不同移情训练法对儿童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5期

7 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8 方富熹,方格,王文忠;7-15岁儿童对友谊关系的认知及其发展[J];心理学报;1996年01期

9 李淑湘,陈会昌,陈英和;6

本文编号:879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879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6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