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流动意愿的家庭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村教师流动意愿的家庭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教师 流动意愿 家庭因素 合理的教师流动 教师政策
【摘要】:目前,农村教师流动现象较为普遍,阻碍农村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农村教育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给教育均衡与公平的实现带来困难。 影响农村教师流动的因素众多且错综复杂,本文选取其中的家庭因素作相关方面研究。综合采用质化和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对一所农村学校长期深入跟踪调查,以及对吉林省及安徽省肥东县部分学校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力求客观准确反映农村教师流动的过程、现状、影响以及影响农村教师流动的因素;重点探究家庭因素在农村教师流动所起的作用以及其具体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应对策略。 本文认为:农村教师流动的动机来源于各种需要,家庭需要是底层需要中最为重要且紧迫的需要;家庭因素是大多数农村教师初次或多次流动最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家庭因素的三大类——家庭生活因素、心理因素和子女教育因素各自或综合作用于农村教师,促使其流动。同时,“家庭”作为先赋性条件对农村教师能否实现流动起关键作用。 在目前条件下,解决农村教师流动问题,要谨慎对待“教师定期轮换制度”。依据对农村教师流动合理性的理论探讨和引起大多数农村教师流动动机的来源需要的分析,区别对待不同因素引起的流动。要关注农村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实施农村教师班车制度,缓解引起农村教师流动的矛盾;遏制完全个人价值导向的教师流动;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开拓农村教师发展空间。
【关键词】:农村教师 流动意愿 家庭因素 合理的教师流动 教师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525.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引言7-10
- (一) 研究背景和目标7-8
- (二) 数据来源8-10
- 一、农村教师流动问题的理论基础10-17
- (一) 相关概念界定10-12
- (二) 农村教师流动问题的相关研究12-17
- 二、农村教师流动的个案分析——以一所农村学校为例17-28
- (一) 个案情况说明17-19
- (二) 个案分析19-25
- (三) 流动教师的跟踪调查25-28
- 三、农村教师流动的家庭因素分析28-37
- (一) 教师流动现状的数据描述28-29
- (二) 教师流动的家庭因素探析29-37
- 四、农村教师流动家庭因素的思考及应对37-43
- (一) 谨慎对待“教师定期轮换制度”37-38
- (二) 关注农村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38-39
- (三) 实施农村教师班车制度39-41
- (四) 遏制完全个人价值导向的教师流动41-42
- (五) 多方共同努力,,开拓农村教师发展空间42-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录46-49
- 后记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安全;关于稳定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年09期
2 陈坚;陈阳;;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失衡的制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Z1期
3 薛正斌;刘新科;;中小学教师流动样态及其合理性标准建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李方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01期
5 陈兴华,凌文辁,方俐洛;工作—家庭冲突及其平衡策略[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04期
6 彭新实;日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师定期流动[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7 黎琼锋;;合理化教师流动初探[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2期
8 李炜;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8期
9 张宛丽;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机制探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8期
10 王春光;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总体趋势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明霞;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结构及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丞;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的中日中小学教师流动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阳;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林家靖;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内教师均衡流动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80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880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