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学校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7-09-29 20:32

  本文关键词:学校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适应 概念 结构 影响因素


【摘要】:学校适应是教育与心理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在对学校适应的概念和结构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概括了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并对学校适应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学校适应 概念 结构 影响因素
【分类号】:G471
【正文快照】: 1学校适应的概念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一直是教师、家长及研究者关心的话题。但就其概念来讲国内外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Ladd认为,学校适应就是在学校背景下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获得学习成功的状况。我国学者刘万伦认为学校适应性是指学生在学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克高;;用案例教学构建你的课堂[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5期

2 朱琼;;学业成就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大众科技;2011年08期

3 艾波;邓新洲;付慧娥;张荣华;;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学习月刊;2011年14期

4 李自璋;;刍议课堂问题行为[J];泸州职业教育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李自璋;;试论中等生的教育与转化[J];泸州职业教育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古丽巴哈尔·卡德尔;阿斯木古丽·克力木;努尔曼古丽;;维吾尔族医学生学校适应与家庭社会支持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6期

7 沈玉顺;;“教育家”概念解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1年Z3期

8 许苏芸;;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年05期

9 ;张睿:学校德育应重视道德之知的传授[J];中小学德育;2011年08期

10 李忠;虞宁宁;;“教育活动”概念的厘定及其研究维度的划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黎岩;王洋;;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及其与教师互动风格关系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余益兵;;初中生感知的学校气氛与学校适应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房超;方晓义;李辉;蔺秀云;;大学生的应对类型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苏红;;大学生婚恋观概念与结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李佳;陶云;;教师偏爱,,同辈接纳对儿童行为表现与学校适应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廉串德;;心理测验结果的反馈对教师领导行为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黄艳丽;;农村留守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孙波;;学习共同体的学校[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李旭珊;卢富荣;;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状况调查研究[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10 金东贤;;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守纪邋翟月;针对寄宿学生调整管理策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沈秀;冲击英语高地 首推“钟氏概念”[N];科技日报;2000年

3 飞鸿;第三代校园网呼之欲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欧勇玲;撩开学生心理训练营的面纱[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刘德亮;教育体系应适应信息时代[N];科技日报;2002年

6 邱茂路;谈数学的“直观”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数字化生存,你能适应吗?[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朱学坤;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反思[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郑永柏 本文作者系教育技术学博士、科利华副总裁;第三代校园网推进教育信息化[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宏芬;教育正义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3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江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期性、发展性及差异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益梦;人格、气质、宿舍气氛对大学生学校适应影响[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2 韩功帅;贫困地区小学生学校适应现状及对健康状况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2年

3 姚洁;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学校适应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瀛寰;寄宿中学生学校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5 董佳羽;工读学校学生学校适应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6 宋晓燕;流动儿童家庭环境、自尊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7 李华英;流动初中生学校适应及其与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8 巢东蕊;大学生学校适应与成人依恋、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9 田晓峰;盘锦市寄宿制高中新生的学校适应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雪娟;延边地区初中寄宿生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44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44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0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