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验课程
本文关键词:论体验课程
【摘要】:体验课程是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是课程运行的最后一个层次,也是最终的归宿。体验课程的知识基础是个人知识,体验课程常见的文本表征为课堂笔记和作业。学生体验和建构课程的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主建构融为一体,其运行过程受教材(教学)知识的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的心智水平、教师的引导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学生 体验课程 个体知识 笔记 作业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首届博士后岗位计划资助项目《课程公平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美国著名课程论学者古德莱德(J.I.Goodlad)提出了五类处于不同层次、具有不同意义的课程,即理想课程、正式课程、领悟课程、运作课程和体验课程。体验课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层次。体验课程是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它是课程运作的最后一个层次,也是最终的归宿———任何层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熊和平;沈雷鸣;;作业:课程哲学意涵及改革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28期
2 郭媛;朱刚琴;;论课堂笔记及其生成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孙继民;记笔记研究的理论模式与实践[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4 熊川武,江玲;论引导素质教育深化的政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玲;;语文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2 赵丹;窦琴;;农科学生英语课堂上的母语依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3 吴良美;;电磁场与波课堂教学方法浅谈[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叶兴;;高职英语专业新型实训模式探究——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陈琦;马夫轲;;浅论小学语文中的愉快教学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6 郭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7 高春倩;;创新高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的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8期
8 舒翔;冯学敏;;旧枝萌新芽:三适连环教育新研究——从心理学角度看三适连环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8期
9 宋志斌;邢玉凤;;浅析如何提高士官学员学习积极性[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贺敏;李志;侯东辉;;高中生成就动机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关系的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炳芳;聂金全;李卫国;;浅析人本主义教育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发展上的作用[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胡心怡;王虹英;耿梅芳;张驰;;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在深度辅导中的应用与思考[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胡芬玲;;自我效能感的归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漫谈文化、教育与个体发展——《萨摩亚人的成年》引发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崔小虹;;将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10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徐守森;刘淑慧;;运动心理学课程题库建设的构想[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邱峰;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宋联江;民族复兴视域中的人民军队价值认同史论[D];南京大学;2011年
5 庞世俊;职业教育视域中的职业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黄迪皋;从外推走向内生[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遐;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骆秉全;美与和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赵美娟;乔姆斯基的语言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丽;小学教师自我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可持续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吉云苏;跨文化视角下讯息设计原理在政府网站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娅军;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王楠;大学生求职信中诚信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桐;关于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的调查分析及改善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康娜;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及教育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沙清;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海兰;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2 黄小莲;家庭作业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2年05期
3 程天君;;课程:“私人事件”还是“法定知识”?——基于社会学的课程概念重申[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4 吕大为;美国中小学家庭作业的历史演变及启示[J];辽宁教育;2003年Z2期
5 赵明;谈笔记的基本方法与技巧[J];煤炭高等教育;2004年01期
6 胡进;论课堂记笔记策略的创新性[J];上海教育科研;2000年03期
7 张丰;任务学习与作业改革[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5期
8 曹少华;谈新课程中的"记笔记"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06期
9 孙继民;记笔记研究的理论模式与实践[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10 朱仲敏;美国中小学家庭作业目的定位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祥林;;学生不做作业怎么办[J];小学教学参考;2007年15期
2 周彩虹;;在游戏中“作业”[J];新课程(教师版);2006年02期
3 张颖;;学习“调味剂”——作业[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03期
4 王金洪;作业批语的艺术性[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4年03期
5 张波;;作业的“老话新说”——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张永强;;浅谈学生作业[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6期
7 金香兰;;浅谈物理作业评语[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0期
8 曹雨兵;;对小学数学作业中批语撰写的研究[J];考试周刊;2008年28期
9 陈欣龙;;作业在数学教学中的效应[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5期
10 张瀚;;开学了……[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翎;;浅谈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培养[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刘红英;;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几点尝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古今;高铁臣;;给留守学生一片希望的蓝天[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4 ;桦榭·菲力柏契出版集团在中国的合作业务[A];中国期刊发展趋势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步云龙;杜伟;;碱性尘作业洁肤用品的探讨[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6 时龙;李荐;;北京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素质调查分析报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7 朱超顶;;扬长避短,做快乐的学生[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刘军;;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的最爱[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年
9 张雅君;;基于学生个性培养的心理学教学模式初探[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0 顾绍新;刘戍军;;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波;为学孩子的优点 老师也当学生的“学生”[N];成都日报;2008年
2 王青;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射阳县实验小学 尹爱学;“学会复查”很重要[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4 林芝地区二小 陈立芳;培养学生成功信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N];西藏日报;2004年
5 山东省邹平县新世纪中学 何清秀;家访——学生心灵的桥梁[N];学知报;2010年
6 河北保定清苑县冉庄镇西马庄小学 霍建涛;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N];学知报;2010年
7 崇化中学 张永娜;革除弊端 实现整合[N];天津教育报;2011年
8 克东二中 王静琦;兴趣一瞥[N];学知报;2011年
9 四川省邻水县职业中学 田祥国;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会计专业课的兴趣[N];广安日报;2008年
10 泸定中学 任宗明;让学生能听懂课又会解题[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细媛;审美视野下的教学理解[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3 张自然;宋明时期笔记中的《史记》考评述论[D];河南大学;2008年
4 胡凌鹊;交替传译中笔记的心理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刘丹莎;师生课堂有效交往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伟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无限的认识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Anyaegbu Ruphina.U.;论严肃游戏在尼日利亚小学非母语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静;周密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王红丽;宋人唐诗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潘源;影视艺术传播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朝友;中学化学意义建构教学对学生学习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魏志红;教师课堂表扬行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杜瑞霞;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影响的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林庆顺;针对韩国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方华芳;W樤拭魉闹纸煌掷嘣诟咧杏镂慕萄е械脑擞肹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静波;探究学习在高中《经济生活》教学中的价值及实现策略[D];苏州大学;2011年
7 曾胜;中学化学概念意义建构教学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素霞;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模式构建及其优化[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9 张文雅;《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民办中学的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1年
10 王晓艳;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因材施教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43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4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