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本文关键词:小班化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更多相关文章: 小班化教育 教育网站 小班化教育网站 研究平台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它对教育与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同时,教育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也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深入,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小班化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开发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先导,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重大推进作用。 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查阅了“小班化教育”、“教育网站”和“小班化教育网站”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在深入了解“小班”、“小班教育”、“小班化教育”和“教育网站”等概念的基础上,对小班化教育和教育网站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进而,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现代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和信息科学理论为理论支撑,结合对我国小班化教育网站的网络调查、对大连市西岗区小班化教育研究与推进中心的研究人员和部分小班化教育点校教师的访谈、问卷调查,概括出目前对小班化教育网站的研究甚少,大多小班化教育网站存在重外观,轻内涵、重信息,轻应用、开放性差,参与面窄和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等问题。其次,在深入分析小班化教育网站中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大连市西岗区小班化教育网站的功能模块设计思想,认为从教育内容、宣传功能和交流功能三方面进行设计小班化教育网站的功能模块,并指出功能模块的具体内容设计。在此基础上,将理论结合于实践,开发了大连市西岗区小班化教育网,最后,对该网站的应用现状进行了量化分析,证实了该研究的有效性。小班化教育网站的设计、开发也是基础教育区域统筹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小班化教育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网络化,也使教育信息化成为可能,更为广大从事小班化教育的人们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 教育网站 小班化教育网站 研究平台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P393.092;G4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3 研究现状11-14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14-18
- 1.4.1 研究内容14-17
- 1.4.2 创新之处17-18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18-20
- 1.5.1 研究方法18-19
- 1.5.2 研究思路19-20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20-23
- 2.1 相关概念界定20
- 2.1.1 小班20
- 2.1.2 小班教育20
- 2.1.3 小班化教育20
- 2.1.4 教育网站20
- 2.2 理论基础20-23
- 2.2.1 现代教与学理论20-21
- 2.2.2 教学设计理论21-22
- 2.2.3 信息科学理论22-23
- 3 小班化教育网站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23-25
- 3.1 现状分析23
- 3.2 存在问题分析23-25
- 3.2.1 重外观,轻内涵23
- 3.2.2 重信息,轻应用23
- 3.2.3 开放性差,参与面窄23-24
- 3.2.4 千篇一律,缺乏特色24-25
- 4 小班化教育网站的功能模块设计25-42
- 4.1 小班化教育网站中的学习者特征分析25-26
- 4.1.1 教师特征分析25
- 4.1.2 小班化教育研究人员特征分析25-26
- 4.2 系统设计26-35
- 4.2.1 结构设计27-28
- 4.2.2 教育内容模块设计28-31
- 4.2.3 宣传功能模块设计31-32
- 4.2.4 交流功能模块设计32-35
- 4.3 交互界面设计35-42
- 4.3.1 网站界面设计35
- 4.3.2 网站动画设计35-36
- 4.3.3 页面设计36-39
- 4.3.4 导航设计39-42
- 5 大连市西岗区小班化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开发42-54
- 5.1 前期准备42
- 5.2 网站设计特色42-43
- 5.2.1 宣传性42
- 5.2.2 共建性42-43
- 5.3 网站开发工具43-46
- 5.3.1 网站开发的数据库技术支持43-45
- 5.3.2 ASP连接数据库的方法45-46
- 5.4 网站主要界面的功能实现46-54
- 5.4.1 首页功能实现46-49
- 5.4.2 研究平台功能实现49-54
- 6 大连市西岗区小班化教育网站的应用54-57
- 6.1 网站使用情况调查分析54-55
- 6.2 主题研究平台应用情况统计与分析55-57
- 6.2.1 学校积分排行统计55
- 6.2.2 学校发言数排行统计55-57
- 7 总结与展望57-59
- 7.1 总结57
- 7.2 不足之处分析57
- 7.3 展望57-59
- 7.3.1 扩大调查范围,倾听师生意见57-58
- 7.3.2 加强理论研究,完善设计方案58-59
- 参考文献59-6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1-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国凤;关于中美两国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2 周梅群,吴华;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3 陈吉利;郑忠梅;王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4 赵文静;曹忠;;我国教育网站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确立[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21期
5 吴筱萌;;基于非正式学习的科学教育网站设计框架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6 李新;陆峰;刘清堂;李娜;韩立龙;;基于ASP技术的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教育信息化;2006年11期
7 梁瑞仪;教育网站开发阶段研究[J];理论界;2005年08期
8 徐寅波;;中小学校园网站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6期
9 孙祯祥;张家年;;我国教育网站易访问性的现状及其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2期
10 丁桂江;;学校教育网站建设的美学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华;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徐光涛;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生成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赵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于朝霞;PHOTOSHOP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宏才;小班化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郑晓彤;小班化教育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晏愈光;基于ASP的教学网站设计[D];吉林大学;2007年
8 薛伟胜;高校远程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杨卉;教育网站的教学服务功能建设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10 刘亚楠;信息化环境下社区教育网站的设计与构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44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44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