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事件、改革过程与整体背景——我国教育改革的分析框架
本文关键词:特定事件、改革过程与整体背景——我国教育改革的分析框架
【摘要】: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实践,实现既定的教育发展目标,需要对已经进行和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过程进行分析。如果要分析我国的教育改革就必须立足于其过程的复杂性和具体情境的独特性,在不同层次上对教育改革进行分析。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权力结构概念的教育改革的分析框架,以期有利于加深对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理解。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教育改革 权力结构 利益相关者 多元参与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案例研究”(BJA100088)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总体来看,我国的教育改革是建立在基层教育改革实践的基础之上,换言之,各级地方政府和学校的教育制度、机制、体制创新的乐章构成了整个国家的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合唱。在大致相同的制度环境中,各地持不同主张的教育改革主导者促进教育发展的能动作用体现在所在地区的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漪;;义务教育择校: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12期
2 汪杰峰;孙玉丽;;民办学校与政府的利益博弈——破解民办学校发展的困境[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17期
3 张永久;汪杰峰;;政府资助和民办学校营利的博弈论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赵德成;;实践中的学校发展规划:问题与建议[J];中小学管理;2010年11期
5 陆伟;;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教育市场化改革——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J];文教资料;2011年14期
6 王鹏;;论教育规划实践范式的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21期
7 石莉莉;;论中世纪社会结构变动与近代民主的起兴[J];文教资料;2011年22期
8 张海育;;文化背景与教育差异性问题探析[J];新西部;2007年02期
9 唐小俊;;教育改革中的价值共识:何以及如何可能——一种公共哲学的视角[J];教育导刊;2009年06期
10 李江源;论教育制度的结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正伟;;美国缩减班额计划的实践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孙绵涛;;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3 张孝礼;;强化德育教育 培育一代“真人”[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4 王卫国;;对教育科学规划发展沿革的基本评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葛为红;陈翱;陈宏声;;坚持学陶 推进研陶弘陶(节选)——对当前陶研工作中一些问题的认识和思考[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6 ;前言[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7 ;前言[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8 ;前言[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9 ;前言[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10 蒋明泉;;行知关系与新课程改革——谈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点滴体会[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明;改革开生面[N];人民政协报;2002年
2 戚业国;学校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操作[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吴兰英 黄珊;搞好教育科研 推进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九俊;校本管理:一种本土化的诠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王秀香 诸红燕;为推进教育公平加油[N];中国民族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一;ICT与教育平民化[N];通信产业报;2007年
7 陈牢怠×跹,
本文编号:954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54700.html